第155章 争辩(第2/3页)

萧锐道:“父皇,瞧你龙案上多少奏折啊,这得批阅多长时间,要内阁干什么的,要司礼监掌印干什么的。”

“海公公,我不是故意指责你的,你别瞪我。”

“父皇,海公公瞪我!”

海大富一脸懵逼,我不就是在上次你和夏皇闲聊时,装作神游没顺着你的话,用不着这样当面报复吧。

夏皇知道萧锐在胡闹,但还是解释道:“马上要到年关了,各州的年报奏章都送了过来,这些奏章多为介绍一年来各州的状况,内阁也无法票拟,只能由朕亲自一一审阅。从这些奏章,朕能看到整个大夏的运行状态。”

萧锐点点头,这就好比年底工作总结。

“父皇,你不怕各州造假,只报喜不报忧?”萧锐好奇道。

夏皇乐了,道:“锐儿,这话要是被各州刺史听到,绝对视你为仇敌,你这可是诽谤啊。”

萧锐笑道:“没事,传出去就是海公公的错,到时候父皇杀了他就行。”

海大富:……

夏皇则道:“造假肯定有,但刺史也不敢全部造假,只是在某些地方润色润色,毕竟东厂那里也有各州的情报,一旦发现虚假过大,刺史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不值得。当然,我看这些奏章,只信七成。”

萧锐点点头,果然治国上面需要学的东西太多,皇帝果然是一件累人的活啊。

白天公务,晚上务宫,闲不住啊,一直需要动起来。

跟着节奏动起来。

交谈时,殿外的太监又来报,说楚王求见。

夏皇说了一声:“宣!”

就看萧一恒走了进来,他看到萧锐也在殿内,轻轻点点头,然后拱手行礼:“儿臣向父皇请安。”

夏皇笑道:“你们兄弟俩的心意我都领了,坐吧,听说你一早就去长春宫了?”

萧一恒走到另一侧坐下,并回道:“听说最近母后睡觉不好,正好今日休沐,便早早进宫请安。”

“哦?皇后没事吧?”夏皇问道。

萧一恒笑道:“母后没事,应该是天色转凉,受了些风寒,喝了些姜汤,已经没事了。”

萧锐在他进殿后,就一直看着他。

看到他不动声色,表现的沉如泰山稳似老狗,便忍不住钦佩此子的定力,果然不是萧远那样的角色能媲美的。

死者的腰牌不翼而飞,少女的尸体被发现在护城河边,相信萧一恒肯定都知道了,他匆匆入宫找皇后,想必是为了遮掩少女和自己的关系吧。

看来,想要将死者的死亡罪行牵扯到萧一恒身上,不要太难啊。

这时,夏皇又道:“今年的冬天比往些年都冷,现在才立冬没几天,清晨的水就开始结冰,要到了数九,岂不是更寒?”

“父皇担心天太冷,影响百姓生计?”萧一恒问道。

夏皇点点头,道:“皇宫之中可以烧地龙,还有大齐国赠送的瑞炭,燃烧时无焰而有光,每条可烧十日,其热气逼人而不可近。有家产的达官、富商也能烧炭和薪柴,但普通百姓呢?”

萧一恒肃然起敬:“父皇每时每刻想着百姓,儿臣既佩服又深感惭愧。”

夏皇看到萧锐再想事情,问道:“小七,你有什么看法?”

萧锐还在思考如何揭穿萧一恒,幸好他耳听八方,听到夏皇的询问,连忙道:“父皇,儿臣听过一首诗:京城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热红炉,周回下罗幕。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夏皇听后,喃喃念道:“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萧锐接着道:“大夏国冬天取暖的方式多为木炭、煤和薪柴,木炭为最佳,但价格昂贵,惜薪司每年准备的红箩炭得有几万斤吧,还得再加上黑炭、煤、木柴,百姓岂能买得起?薪柴是朝廷的恩赏,发给京官的,百姓自然也用不了,所以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煤。咱们大夏工匠技艺精湛,其中包括锻造,就是因为以煤锻造,煤燃烧虽然会产生有毒气体,但百姓们可以制作专门的炉灶,减少摄入有毒气体。但是煤的价格也不便宜,百姓承受不了,但是相比木炭和薪柴,儿臣觉得可以大力开展煤业的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