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多瑙河三角洲之战(四)(第3/4页)

所有的穆色林姆都是由被征服地的士兵组成的,可是和新军不同的是,他们并非苏丹的亲军,而且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奥斯曼军队,如果一定要给他们一个身份,或许应该说他们是“军奴”更合适。

穆色林姆唯一的出路只有通过获取军功才能获得自由之身,正因为这样这支军队对胜利的欲望要比任何部队都更加强烈,同时他们对待敌人和俘虏也更加冷酷残暴。

为了减少妨碍,他们从不留下俘虏,凡是穆色林姆结果地方,留下的往往只有死亡。

带着一条长穗的灰色高顶包头帽是穆色林姆的特征,当风吹起来时,那条长穗会随风飘动,就好像是死神展开的翅膀,随着涌向敌人人阵地的穆色林姆扑面而来。

整队的如蒙着一层灰色的士兵不声不响的默默前进,部族步兵们不由自主为他们让出道路,当他们在那些缺口前列队的时候,那种透着压抑的沉默不语连附近部族士兵都感动阵阵不适。

一个浅金头发的军官从身边的掌旗手手里接过旗帜扛在肩头,然后他拿起挂在腰间的牛角号用力吹响。

号角声引得穆色林姆队伍发出了一阵骚动,就如同一条游动的灰色大蛇一般,穆色林姆开始向着蒙蒂纳阵线推进。

“命令火枪兵退回到工事后面,”亚历山大向身边的人下达命令,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依托工事与敌人周旋的准备,为了这个他已经严令全军都要挖掘工事。

火枪兵开始撤退,一片片的长矛和盾牌掩住了他们的身形,同时早已经等得不耐烦的巴尔干团也终于听到了他们一直想要听到的信号。

“要开始了。”潘诺尼兴奋的甩了甩手腕,然后把手斧尾部的皮绳用力缠在手腕上。

巴尔干人纷纷吼叫着,他们很多人拿着长矛和弯刀,但是更多的拿的则是传统的巴尔干短斧。

在巴尔干人当中很少会看到盾牌,对于他们来说不停的进攻才是真正的硬汉。

对面灰蒙蒙的穆色林姆军队无声无息的前进着,虽然因为一道道的障碍让他们的队形渐渐混乱,但是那种迎面而来的压迫还是让人不禁从心底泛起阵阵寒气。

“奥斯曼军队里仅次于新军的精锐,”亚历山大在心里默念,他看到下面的方阵前已经举起的一面面三角旗帜,在旗帜挥下之前,他的目光投向了对面那片灰色的影子。

阿格里火枪兵最密集的一次射击开始了。

因为已经撤退到工事后,所以这一次所有火枪兵都尽量排列在了第一线,密集的射击顷刻间在蒙蒂纳阵线前形成了一道彻底遮挡住了双方的烟幕,以至除了站在高处的亚历山大和他身边的人,整个阵线都无法看清对面敌人的情景。

而让人惊讶的是,随着枪声那片灰色队伍当中虽然因为有人中枪纷纷出现了缺口,但是整个队伍却丝毫没有混乱,甚至不但没有停下步伐。

相反这枪声好像是惊醒了一头可怕的怪兽,那些之前始终沉默不语的穆色林姆突然爆发出透着疯狂的吼叫!

同时他们开始加快步伐,随着越跑越快,成片的灰色影子向着蒙蒂纳阵线迎面扑来!

“异教徒!”

呐喊声同样在阵地上响起,几乎不等发动进攻的信号响起,巴尔干团的阵地上已经跳起了一片身影,同时伴着吼叫,一大片手斧已经映着刺目的阳光挥舞起来。

短兵相接的战斗开始了。

穆色林姆灰色的洪流涌动着向着蒙蒂纳阵地中央偏右的地方倾泻而至,与此同时紧跟其后的奥斯曼大军也开始看似缓慢,却井然有序的向着整个阵线的右翼徐徐开进。

到了这时,一直在猜测敌人动向的亚历山大终于确定,奥斯曼的进攻方向正是防线中央与右翼之间的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