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护教权(第2/3页)

当然,这样做土耳其人肯定会不满意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当年弗朗索瓦一世国王和苏莱曼大帝订立著名的“渎圣同盟”的时候,法国正在哈布斯堡和英格兰人的合围下瑟瑟发抖,所以急需来自土耳其的帮助。

1544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帅军入侵法国,一直打到巴黎城下。而此时土耳其军队便向匈牙利发起进攻,兵锋直指维也纳,最终迫使查理五世不得不退兵言和。所以在那个时候,法兰西是真的需要土耳其这样的一个强大的异教盟友的。

到了大革命时期,法国受到了几乎整个欧洲的封锁,他所需要的很多战略物资,都需要从土耳其那里取得。所以这个异教盟友依旧是有价值的。

但是如今,整个欧洲都几乎臣服在法兰西的脚下了,土耳其这个盟友的重要性就已经大大的下降了。如果说在以前,法国人看土耳其人,还觉得他是和自己一起在餐桌上分食物的伙伴,现在呢,在法国人的眼里,土耳其已经越来越像是食物本身了。法国人没有直接跑到伊斯坦布尔去要求开矿、修路建教堂都已经是很客气了。(当然,即使是在伊斯坦布尔,法国人也是有治外法权的。这还是当年弗朗索瓦一世国王的时候获得的。)

再说了,在北非这个地方,从法国的利益来考虑,直接由法国人来统治,弄得不好,会陷入宗教冲突的泥潭。所以由土耳其人来统治是相对更便宜的一种方式。但是,绝不能让土耳其人真的在北非得了人心,站住了脚跟。所以,必须让土耳其人不得人心,必须让土耳其人和当地的异教徒矛盾重重。这样土耳其人要想维持在当地的统治,就不得不依赖于法国的力量,就只有老老实实地给法国人当傀儡这条路可走了。就好像在另一个时空里,我大清后期,乃至于某千古完人时期,都只能老老实实地当西方列强的总代理一样。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廷只要加入了这个计划,也就是将自己绑在了法兰西的战车上了,从此之后,教廷,或者说天主教,就会成为法国人的殖民活动的先锋。

当然,这对于教廷来说也并不是坏事。这说明教廷还非常有价值,有价值就有用,有用就能有地位。所以教廷就可以进一步抱住法国的大腿。虽然法国爸爸有时候难免会欺负教廷一下,但是抱住了法国爸爸的大腿,就可以去欺负好多好多的人了。这真是——天下还有更好的事情了吗?

不过必要的讨价还价还是必须的。所以伦纳德主教想了想便道:“尊敬的波拿巴部长,为上帝寻回羔羊,这是任何一个牧羊人的责任和荣耀。但是在异教徒横行的地区传教,我们也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包括我们能得到哪些支持,包括我们可以做到哪一步,还有相信您也知道,因为我们和奥地利的暂时的问题,使得我们在财政上如今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这使得我们的行动能力也有所下降,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我们的法国朋友的理解和帮助……”

接着就是更加激烈的讨价还价了。虽然双方都有合作的诚意,但是正因为如此,才争论得越发的厉害。教廷不停地哭穷,希望法国人能提供更多的经济方便的援助,并且给他们在北非更多经济利益分成。

不过也因为大家事实上都有巨大的诚意,所以大家最终还是达成了协议。法国获得了在整个非洲的护教权;而教廷呢,收获了未来的一个新教区,以及在这个教区建造教堂,传播宗教,以及收取十一税的权利。

双方还约定,未来在北非,教廷的任何可能带来政治影响的行动,都需要在事先和法国政府的代表,也就是当地的领事商议,并取得法国领事的谅解。

另外,在北非教区内,教廷指定的三家银行将拥有和法国银行同等的权利,他们都将在这一地区内被视为法国银行,并得以平等地进行商业活动,并得到法国政府的同等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