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4/7页)

只能说,让他们过来,是让他们感受华夏文化,不求增加什么认同感,至少这些厨师需要改变对华夏的看法。

因为许勺说过,大部分鹰国人对华夏的印象不好。这些厨子虽然做的是他改良的华夏菜,实际上对华夏也存在一些歧视,如果不是工资可观,他们还真不一定愿意在华夏人开的饭店里做事。

所以廖清欢想着,既然这样的话,就把这些厨师过来当成普通培训。他们这再安排人过去,先在几家店试营业,之后再慢慢扩散。

许勺听得直点头。

“我觉得这主意好,您不知道那些外国厨子,一个个都傲气得很,刚开始那几年因为我是个华夏人,哪怕我是老板都没得到什么尊敬。我自己带了几批厨师,才带到这些还算可以的。如果那些师侄愿意过去,就更好了,咱们培训归培训,有他们过去的话我更放心些。”

“只是,他们应该不愿意吧?毕竟是去国外,一呆几年的话还真不一定愿意。”

他有些为难,想法是好,但让人去国外好像不大好实现。

“问题不算大的,国外工资高,比国内要高很多,他们过去就是主厨。你那开给主厨的工资钱不少吧?”

“还真不少,国内的几十倍了。”

工资这块许勺有底气,他钱多,为了留住那些厨子都是花大价钱的。

“这个工资很好啊,小碗他们今天不是去乡下了,晚上等他们过来,你这边问问意思,几十倍的工资再加上住宿吃饭你这边全包的话,会有人同意的。”

在这个年代生活了这么多年,廖清欢还是清楚现在的情况。

虽说有单位在所有人看来是好工作,但好工作可不如去国外让人动心。其实现在很多人是有点崇洋媚外的心思,只要说是国外进口的,那都受欢迎,普遍认识也是国外的东西好。

改革开放后上面领导说了一句话,赞成留学生增大,于是大城市里很多孩子都开始往外留学了。

刚开始几年还是国家安排出去的,到后来就是稍微好些的家庭就会把孩子送出去。

人孩子是出去学习,出去打工的也有。

毕竟国内工资比不上国外,在国外呆上几年,能比得上国内干十年。只要有这个机会,愿意出去的人还是很多的。

廖清欢出这个主意也算是给徒孙们打算,他们大多还待在国营饭店,只有少数一两个出去单干了。

现在报纸上万元户都不算什么了,十万元户都能经常看到。在国营饭店待着安稳是安稳了,但想要有什么发展,那还是比较困难的。

尤其现在开饭店开餐馆个体户越来越多了,看如今的发展情况,私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到那时候国营饭店的就不会是什么稀罕的饭店。

许勺那工资高,挣上几年前,在国外也能长长见识,愿意回来还能把国外的一些理念学习到的东西带回来。不愿意回来了,你就在国外好好挣钱嘛。许勺好歹是他们师叔,也不会不照顾他们。

许勺觉得这主意好,跟廖清欢说如果是自家师侄们过去,如果要留在外面,他还能给饭店分成,吃住肯定是包的,自家人不可能不照顾。

下午林碗他们回来,今天去乡下主要是想寻摸些土鸡蛋土鸭蛋,还有些鸡鸭鱼肉之类的。

这不是昨天听说师父可能怀孕了,赶紧张罗着要给她补身体嘛。

一套流程他们走了两遍,这一遍也走得非常顺畅。

廖清欢不用做饭,徒弟们不让,她就拿着肉干梅子在院子里散散步,等着开饭。

听到许勺跟林碗他们说起这个事,几个人都说回去问问那些徒弟。

廖清欢探了个脑袋,“明天都带过来吃顿饭呗,你们那些徒弟我都见过,小勺还没见全呢,既然是师叔,该认识认识的。”

“那行,明天晚上吧,让他们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