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各怀心思各留驻,南洋诸国风云入(上)(第2/3页)

然后直接投入到螭虎货殖里面去了,现在获利颇丰。

“大人,这望海楼乃是我爪哇如今最好的酒楼了……”

爪哇国王原本是打算在王宫里举行招待的,可后来让人领去了一趟望海楼后。

老家伙立马把自己的宴请取消了,改在了望海楼。

顺便拿出自己的积蓄,找了螭虎货殖的负责让他也给自己这么修一座楼。

“哈哈哈……”

张小公爷看着上面的一副楹联不由得笑出声来,难怪那会儿小周管家找伯虎搞一副楹联。

原来是往这里挂来了。

眼见上面挂着一副楹联,上曰“望还楼望海流望海楼上望海流流芳千古千古流芳”。

“这副楹联,无人对上?!”

张小公爷停驻在了酒楼门前,笑着问道。

这爪哇国王闻言,羞愧的拱了拱手。

他们这去金陵的留学生,那能把大明话学全就不错了。

若是能学的三分儒学本事,回来那都是能开宗立派的人物啊!

就这模样,让他们来对唐伯虎的对联……

哪怕是随手出的对联,这也都是难题啊!

倒是有些跑海的商人是秀才出身,也想要破一下题。

可惜的是,混到来跑海那学识可想而知。

于是这副楹联就这么挂在这里,居然这几年都没有人能对下来。

“观龙亭,观龙腾,观龙亭中观龙腾!腾云万里,万里腾云!”

张小公爷微微沉吟,摆手道:“且挂上去罢!凑成一对儿,也是好的。”

如今张小公爷文名,可谓是海内皆知。

听闻这位文武双全的玉螭虎要来,在这跑海混饭吃的秀才们自然不乏来围观的。

甚至有自诩文采风流的,想要在这玉螭虎面前一展才华。

抱着这种想法的其实不少,然而人家随口对出来的这一副楹联……

直接把他们心底那些虚的不服,和自傲全然击垮。

还有不识者嘀咕,这望海楼他们知道。

但这“观龙亭”,是哪里来的?!

便有人叹气低声道,见识少了罢?!

望海楼自然不是这爪哇才有,在大明那也是赫赫有名的“江淮第一楼”。

位于江淮泰州,始建于南宋绍定二年。

所以这是有典故的,若是要对还得拿出典故来对。

而张小公爷所用的“观龙亭”,则是取自于“琅琊观龙亭”。

古琅琊得载颇多,如《晏子春秋·内篇》景公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

而始皇帝、汉武帝,皆曾三涉琅琊。

徐福出海,据传亦是从琅琊出行。

琅琊有湾,其曰“龙湾”。

龙湾有亭,这便是“观龙亭”。

望海楼在大明不止一处,而观龙亭在大明自然也不止一处。

湘西澧阳城北门外有座龙潭寺,此寺初建于何时不得而知。

然历代皆有记载,如南宋嘉定五年时任澧州提刑刘子澄之《秀峰嘉惠庙记》。

其曰:“澧水经慈利东行七里,秀峰、紫霞二山束之于卧龙之湾,湍状涵漾神灵所喜舍也。”

龙潭寺内亦有观龙亭,而此亭所观乃是卧龙之湾。

叫人这么一解释,边上原本心怀疑虑者不由得擦了擦冷汗拱手致谢。

心道这玉螭虎,难道真是从娘胎里学的本事?!

这两个地方恐怕大多数读书人,都未必识得罢?!

便是知道了,又如何知道那里会有一座“观龙亭”?!

可惜他们不知道,张小公爷自己是后世去看的景点。

龙潭寺内的“观龙亭”倒是修的早,只是何人何时所建不得而知。

而琅琊那里的,则是后世的景观了。

可惜架不住下面的观众们,他们会脑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