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老(第2/3页)

萧梓言愣在那里,愣了半天,“我会去问清楚的,我不在乎她以前做过什么,只在乎她的现在。”

那天我们在低气压中各回各家了,我和萧梓言都在“失去”的恐惧中忐忑不安,她怕失去家庭、情人和刚结识的朋友尚宛,我呢?也许是怕失去尚宛,虽然她不曾属于我,但有时候,有那么一个美好的人眺望与念想,也是一笔财富,而我知道,如果尚宛和灼冰的关系真如那般,我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欣赏和喜爱尚宛了。

但尚宛的预约也如期而至了,没过两天,她给我发消息,说每周三晚上七点过来,约整晚。

我也有客人约了每周的,但没有约整晚的,每周耗一个晚上在这里,哪有那么能吃?

不过她也跟我讲了要求,原来她最近有个欧洲的大项目在跟进,正到了最为关键的一个月,每晚都会加班,她就想在每周中间这一天晚上换个形式加班,在我这儿吃点东西,她说对吃什么没要求,也不需要准备很多,两样家常菜就可以,但吃完她会继续办公,等于用我这地方再加个班,后面就不用管她,什么时候走就看情况,但十一点前应该会走。

她还表示就按照平时的收费来,一晚上四千,我想了想,我说你这情况三千就行,因为我的活儿和食材都会少很多,她坚持说不能因为她的要求耽误我赚钱,来回说了两句,我说等你来再说吧。

放了电话我就在琢磨给她做什么吃的,想起她那天提到的,吃不到妈妈做的梅干菜包子的遗憾,那天早晨我去她家厨房看到那包真空包装的梅干菜,就差不多可以肯定问题出在哪里了,我决定,去农户收些仍然“活着的”梅干菜,给她包包子吃。

至于为什么说“活着”,农户的梅干菜没有杀菌,没有真空包装,厌氧耐盐性乳酸菌还活着,农户保存梅干菜会反复晾晒,这种菌在遇到阳光后会死亡,但死前会分裂无数的芽孢,农家晒完后又收回自家酱菜坛子了,芽孢返回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厌氧菌复活。

在反复的晾晒过程中,这种厌氧菌不停地复活、堆积,而梅干菜的鲜味正是它所带来的。所以我有信心,只要在农户找到梅干菜,这包子就能重新鲜起来。

但问题是去哪儿找呢?

家里没什么亲戚在农村,打听了一下,也没人认识,认识的家里也没梅干菜,我一咬牙,干脆就抽周日一天时间,去乡下碰碰运气。

那天一早我开着我的面包车,定位了周边一个比较大的村子,这天天儿好,算是老天帮忙,因为大家虽然在春天开腌,但往后遇到太阳好的天儿,也会挂出来晒晒,这样说不定我就能看见。

面包车是开“局”后买的,二手的,平时也不开,就需要装卸货的时候开出来,上路没多久就觉得闷得喘不过气,手伸到出风口试试,果然,空调又坏了。

我把车窗折腾下来,虽然快立秋了,温度还是一点没降,大太阳轰轰的,天气预报说白天有36度,吹过的风都是烫的。

很快我的小面包车里就像个桑拿间,坐垫都烫屁股,等我摸到那村子,已经在里面汗蒸了一两小时。

我在村口停下,想我一厨子,怎么吃着西天取经的苦头,这么一想竟自己乐起来。我停好车,带好包和早已晒热的瓶装水,就打算挨家挨户去化缘了。

跑了四五家,唯一的收获就是一瓢冰凉的井水,我拿它从头浇下来,痛快,舒服,等再走四五家,衣服头发就都干了。

老乡说村里有个饭店,边说边掀着洗得发黄的白汗衫,拿蒲扇朝肚皮上扇着,“我记得老赵家烧过梅干菜烧肉啊,”又扯着嗓门往里喊一声,“是不是啊建国他妈?”

屋里面的女人嘟囔着说了句什么,我没听清,建国他爸瞅了瞅我,“你往东再走半里路,就找到老赵家饭馆儿了,全村就那一家饭馆,好找得很,我说,就你一个姑娘家啊?找那梅干菜干什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