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准备(中)(第2/3页)

“你先喝口茶醒醒酒,我也把自己的想法梳理一下。其实,我这几天,也是累得狠。好在,到目前为止,还没出大的纰漏。”张潜友善地笑了笑,端着茶杯开始慢饮。

与另一个时空的二十一世纪不同,大唐的苏州府,管辖着从常熟一直到海宁广袤区域,把后世的上海都完全包括在内。这片区域,非但粮食亩产量高居全国之首,丝织、造纸,冶金等行业,在大唐也首屈一指。

此外,大运河的南段,还横插苏州全境。让当地产品,可以沿着运河轻松销往全国的富裕地区,运输成本远低于陆路。

张潜之所以听从杨綝的提议,为任琮谋取苏州刺史的官职,看中的就是以上这些便利条件。他为六神商行制定了向南和向西两大发展路径,其中南向路径,就是沿着运河布置分号,争取做到在运河沿岸的每一座大城市里,都有一个六神商行的网点。

与此同时,张潜还想看一看,自己这几年带着全国最好的工匠们,摸索出来的那些水动力机械,与苏州地区的纺织、冶金等行业嫁接之后,会结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

毕竟,据他记忆里的那点历史知识,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就出现在苏州。只是东方的封建势力太强大,很快就将萌芽压死在幼苗状态了而已。而本时空,如果他蓄意推动一下,说不定能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大师兄,我今天没喝多少酒。甘州那边该如何做,还请大师兄不吝指点。”郭怒的眼神忽然闪闪发亮,在一旁低声提醒。

一直说任琮这几天被吓坏了,其实,他自己心里也虚得很。只不过,他以前一直以“二愣子”形象示人,所以心里头再虚,表面上也不会暴露出分毫。

此刻既然危机暂时告一段落,郭怒就不想在自家大师兄面前硬撑好汉了。该示弱的时候,毫不犹豫示弱。否则,便宜就全让任琮给占了。以他对大师兄的了解,肯定哪个师弟看起来越弱,对谁的照顾越多。

“你去做甘州刺史,主要任务跟任琮一样,给商行发展创造便利。不过,他是沿着运河,你是沿着丝绸之路!”张潜的注意力,果然迅速被吸引了过来,想了想,非常认真地点拨,“此外,因为突厥覆灭,甘州所辖区域,会一直扩张到峡口山,把居延海和张掖河全都包括进去。如此广袤的一片区域,无论是沿河设立毛布作坊,还是组织人手屯田,肯定都够你忙的。”

稍作斟酌,他又快速补充,“所以,我建议你从家里多带点儿人手过去。甘州不像苏州那边,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甘州一大半地域,都是刚刚从突厥人手里收复回来的,干净得像一张白纸,你刚好放手作画。如此,我在碎叶,你在甘州,段国公在长安,基本上就能确保让整条丝绸之路,为商行所用。”

“我可以从父亲和母亲的家族当中,挑选一批仕途不怎么得志的,跟我去甘州。”郭怒一点就透,立刻低声回应,“时间上虽然有点紧,但是,我可以自己先带着长史和家丁,过去赴任,然后再慢慢等他们从各地赶回来。”

“可以,但是如果别人嫌弃甘州那边清苦的话,不要勉强!”张潜想了想,轻轻点头,“免得有人心中生怨,反而会故意坏咱们的事。”

“不会,我父亲和母亲的家族都很大,平素不是每个人都有出头机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家族的全力支持。所以,被我挑中的人,肯定只会念我的好处。”郭怒笑了笑,脸上忽然带上了几分得意。

唯恐张潜不信,想了想,他又快速补充,“其实疏勒镇守使郭鸿,也算是我的族兄,只不过以前他父亲顺风顺水的时候,不怎么爱搭理我们这支罢了。而郭叔父去年被调回长安之后,虽然挂上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先帝和太后却都没召见过他。所以,他们那支有不少人,现在反倒跟我走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