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食》(第2/8页)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

西方媒体掌握了国际舆论权,秦砚想要在其中单枪匹马杀出一条血路,他已经拼尽了全力。

他现在能够想到的方法,就是先打入西方市场,再在自己的作品中一步一步塑造华国形象。

现在网上也有为秦砚进行辩护的声音,只不过这些辩护的声音在主流审美的面前,显得如此无能为力。

“秦砚导演,或许只是想让西方更快了解我们。”

“如果他有这样的想法,就应该更加尊重历史!戏说不是胡说,改变不是胡编!”

秦砚同样记得很清楚,几年之后还有一个演员,演了一个有关于历史人物的小品。

很快遭了这个历史人物研究协会的声讨,最后这位演员不得出来进行道歉,从此以后国内再也没有人敢对历史人物进行改变。

甚至前几年《大话西游》上映的时候,同样也有人认为这是在扭曲历史。

类似的争论,自古有之,秦砚不愿意去争论与辩解。

秦砚特别喜欢一句话“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其实秦砚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提前预料到公众会有这样的反应。

华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行好客之道。现在招呼别人来家里做客,自然是想要把自己家里最好的美食、美酒端出来,与客供赏。

而秦砚的《剑》,就好比巴蜀人眼中放了胡萝卜的鱼香肉丝,东北人眼中用番茄酱做的锅包肉一样,无论如何都无法端上招待客人的餐桌。

秦砚当初和组委会沟通的时候,他们其实也有过这样的担心。后来他们问了秦砚一个问题:

“你确定西方会喜欢你的视频吗?他们真的会因为《剑》而喜欢上华国?”

“能!”

言之凿凿,胸有成竹。

秦砚的自信是建立于他的殚精竭虑。

外人很难想象,秦砚为了十分钟的《剑》付出了多少努力,其难度完全不在电影之下。

奚芊芊女强人的角色形象,士兵驻守边关的市场接受,西方喜欢的华国元素……

全部是秦砚带着团队做了大量研究得出了结论。

从头到尾《剑》就不是秦砚的个人审美表达,就是市场调研,目的就是为了征服西方观众!

虽然王子峰代表组委会来找自己,秦砚知道组委会肯定不会对自己有任何的意见。

因为《剑》在国外已经闹得轰轰烈烈、沸沸扬扬,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观众,开始关注《剑》中的各种符号,关注着华国的历史。

网友不光是在嚎叫着要来华国旅游、看奥运会,他们是正儿八经策划这件事。

最近平城奥运会的网站,海外点击量呈几何增长。

还有客服电话也被世界各国人民打爆了,他们询问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平城奥运会什么时候开始卖票!

组委会看着这些数据,最近脸都笑烂了,但是逢人还得表示低调。

“秦导什么都好,就是太爱搞事了。我们组委会也很头疼啊。”

真正的待客之道,并不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拿给客人享用,而是拿出客人最喜欢的东西。

这就是秦砚从一开始拍摄《剑》的目的。

他想要通过西方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华国文化,从而进一步的主动去了解华国文化。

只不过显然秦砚这个步子迈得有一点太大,让国内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接受而已。

虽然国内很多观众、网民对《剑》颇有异议,实际上无论是奥组委还是更高一层的组织,对于秦砚的拍摄的《剑》都还相当认可。

甚至有些部门都已经在考虑,要不要主动拍摄更多的宣传片向海外传播,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文化输出。

王子峰有些心有余悸地说道:“领导的意思是让你稍微给大家一点缓冲的时间,不要再这么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