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立项(第6/8页)

这些条款让每个编剧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拼经全力创作剧本。

说实话,如果能够卖给华砚公司,谁愿意卖给其他公司呢?

虽然现在华砚公司正儿八经拍过大电影的导演,只有秦砚一个人。

但所有编剧都参与了之前两只奥运宣传片的拍摄。

别看宣传片只有10来分钟,场景拍摄地也只有几个。但是在整个拍摄过程之中,华砚公司所搭建起来的拍摄班子,已经让他们心动。

这还真不是这些编剧们吹嘘,宣传片的拍摄班子拉出去电影可能还不够,但用来拍电视剧完全是绰绰有余。

他们听到秦砚话的时候,每个人都越发的紧张。赵广仁甚至下意识吞了一口口水。

秦砚收起了笑意,语气也越发的严肃:

“公司今年的计划是拍摄三部电影。具体的评审规则大家都知道,根据大家的评审意见以及我个人的主观评价,最后确定了三个剧本。”

所谓的“导演项目组”,其实就是秦砚和他所签约的几位年轻导演。

虽然这几位年轻的导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独立掌镜,但谁都看得出秦砚对这几个导演的培养有多上心,就像是师父在带徒弟一样,甚至有很多人说这几个年轻导演才是秦砚真正的嫡系。

“这一次评审,我还是参考了导演项目组的意见。”

“结果不能保证让所有人满意,但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平常心态,华砚公司里还有很多机会。接下来,我就宣布结果吧。”

秦砚说了一大通,很多规则之前都已经阐述过,赵广仁他们早就牢牢记在心中,没有人觉得这些规则过于繁琐。

如果是他们年轻时候,给别人投递剧本,知道剧本的评审环节会这么的复杂,他们肯定会特别的头痛。

写个剧本还管这管那!你当我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呢?

但对于现在的他们,他们都希望剧本评审有更准确的标准,起码这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剧本在哪一个环节被卡了下来,是题材不够新颖,剧情张力不够,还是拍摄条件达不到。

让他们心里有一个数,不至于比被别人否决了,只换来一句“你的剧本不太合适”,这中毫无价值的评价会让他们彻底陷入迷茫之中。

秦砚也没有再浪费时间,直接给他们说起了最后的评审结果。

“第一剧本是,李维成编剧的《新新时代》。”

虽然第一个剧本并不是自己作品的名字,但赵广仁对于这个结果倒没有任何的意外。

这个剧本他也看过,绝对是参评的商业片剧本之中最为精彩的那个。

编剧李维成添加了大量时下新颖搞笑的剧情,让这个剧本绝对是老少皆宜的合家欢题材。

更重要的是虽然笑点很时髦,但特别贴近生活,把年轻人和上一辈之间的矛盾、不理解彻底的展现出来。

虽然说《新新时代》的定位是商业搞笑片,但是如果拍的好,绝对能够让人边笑边哭的电影。

属于口碑、票房两手抓的优秀剧本。

只要演员、拍摄不出意外,这部电影肯定不会亏钱。

甚至赵广仁也承认,如果自己公司的决策者,肯定也会拍摄这样一部电影。

当秦砚公布结果后,每个人都由衷地鼓掌,他们把目光投向李维成。

而李维成已经彻底愣住了,他刚刚才毕业,是编剧学习班里最小的成员。

也正是因为他年轻的视角,才能够深刻的发现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恐怕李维成也没有想到过自己第一个剧本就能够立项拍电影吧。

回过神后,李维成脸上露出了完全没有办法控制的傻笑。

作为一个刚入社会的年轻人,他还是不够圆滑。如果是一个中年编剧知道自己被选上,肯定会笑得更含蓄。

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去责怪李维成,因为他们太理解李维成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