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陈阿娇(第5/8页)

如今要是再折腾一次,真要是让匈奴人入了关,回头大家真的是死了也没有脸面去见历代先帝以及祖宗了。

韩安国在朝议上头提出了这个问题,又说到了其中的为难之处,原本以为太后也没什么想法,然后就听舒云说道:“既是如此,不如推恩?”

韩安国一愣,问道:“敢问太后,如何推恩?”

舒云直接说道:“便如当年淮南厉王与梁孝王之事,王薨逝,诸子皆可推恩为王,或为列侯!”

舒云不过就是起了个头,下面一帮大臣顿时就情不自禁竖起了汗毛,这分明是温水煮青蛙,兵不血刃啊!对于那些诸侯王来说,除非真的有问题,否则的话,儿子没个三五个都不好意思出来跟人打招呼。像是中山王刘胜这种,婚生的私生的,光是儿子就一百多,可以说,等他死后,他那些儿子,就算是嫡长子,也只能做最寒碜的诸侯王了,其他的,只怕食邑还不够分的,估计到时候,说不定最寒碜的,食邑都不如关内侯。

但是这事又是非常可行的,谁家没几个爱妃,没几个宠爱的小儿子,谁就真的甘心自己死后,嫡长子通吃一切,心爱的小妾还有小儿子最后却落得如同平民一般?绝大多数人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是宁可短视一点的,横竖自己在世的时候没什么问题,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呢!何况,封国稍微大一点的,不还能封几个诸侯王,剩下的,也能捞个列侯做一做吗?至于孙辈会如何?呵呵,我能顾着自己儿子就算不错了,还去管什么孙子啊!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舒云不过就是说了这个主意,顿时朝堂上这些大臣就不敢真的当舒云就是个普通的妇道人家了,这位的手腕成熟得很呐!甚至,一些人有些不恭敬地想道,要是先帝也有这般圆融的手段,只怕也不会落到英年早逝的地步。

不管怎么说,朝议上头大家一商议,觉得推恩令非常可行,接下来,就得在宗室那边通过了,总不能朝堂这边自说自话,就将事情定下来了吧!

因此,等到大多数诸侯王都到了长安之后,舒云就以太后的名义,在长乐宫请这些诸侯王议事了。

大家按照惯例,先讨伐了一番大逆不道的刘安,然后呢,就有人盯上了淮南国!那里是个好地方,气候好,物产也丰富,商业也还算是比较发达的,刘安能搞什么《淮南子》,炼制仙丹,还能够养起一支规模不小的大军出来,就知道那里有多富庶,有多挣钱了!所以呢,好几个封国比较偏僻,每年的收入都比较磕碜的诸侯王眼珠子都要绿了。这里头就有几个,是刘彻的兄弟。

比起孝文皇帝来,孝景皇帝十几个儿子,自然不可能封的都是好地方。列侯可能封在关中,这些诸侯王的封地可不能留在关中,既然如此,那么,是齐鲁,是北地,还是东南或者是西南,那里头差别就很大了。

齐鲁就是好地方,那里商业发达,每年光是商人的孝敬就能收到一大笔,而要是不幸被封在了北地或者是南方一些地方,那就比较痛苦了。一方面是气候问题,夏天湿热,冬天湿冷,难以适应,尤其是南方长江流域,那里如今呢,一直饱受各种蚊虫还有寄生虫之类的滋扰,这些可都是比较要命的东西。再往南一点,就是西南那些小国的地盘了,那些人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不过呢,对于下面这些诸侯王的讨好与若有若无的打探,舒云只是熟练地打起了太极,这让在场那些原本与年少时候的舒云比较相熟的几个诸侯王顿时都有些纳闷,以前的那位阿娇表姐(表妹)不是这么有城府的人啊,还是长乐宫这么能磨练人,直接将一个恋爱脑变成了女强人?

闲扯了一阵子,舒云终于说到了正题,问道:“诸位都是一国之主,不知百年之后,宗庙托与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