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吕后(第5/8页)

小麦需要精耕细作,但是产量呢,却比粟米高得多,舒云从萧何那里弄到了一批牛,集体穿了鼻环之后,就开始进行牛耕。这个时候,铁器还没有盛行,钢铁的冶炼技术不过就是刚刚起步,所以,搞什么曲辕犁什么的,现在就有点早了,不过,舒云还是尽力改良了现有的农具,让农耕变得轻松了一些。

好在秦朝当年就是个基建狂魔,因此关中的许多水利设施如今还是比较完备的,舒云从萧何那里硬是挖出了一批人手出来,萧何在那里带着人要营建宫室,说什么非壮丽无以重威,所以,宫室一定要高大壮丽,但是相应的呢,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

舒云对于这些并不是很在意,未央宫长乐宫再壮丽,也没能阻止汉室的衰落,面子工程虽说重要,但是里子更重要。只是舒云也无法说服萧何,只能从他那里挖了一大批的人手出来,然后就开始继续折腾基建去了。

萧何在那里测绘山河的时候,舒云已经做了第一年的计划,哪怕少府原本的许多人马都被章邯带去平叛,最后呢,不得不投降了项羽,但是呢,章邯带走的其实主要还是刑徒,少府里头的那些工匠并没有跟着出征,虽说之后经历了项羽的一番折腾,好在萧何在之前的时候,就抢先将少府的许多人才还有机构给保护了下来,如今总算还撑得起架子来。

舒云直接给少府布置了任务,让他们制作石磨,然后呢,平价收购豆子,用来榨豆油,制作豆制品,豆腐什么的不好保存,但是,做成豆干,乃至腐乳都是可以长期保存的,而豆渣呢,可以用来喂牛养马。

甚至少府还直接开始养猪了,在这个时候,也不用考虑什么贵贱了,一切以食用为上,蚕室那些原本专门负责给罪人阉割的那些小吏,被赶鸭子上架,去阉割小猪,经过简单的处理之后,这些小猪就被集中在一起喂养。除了吃豆渣豆粕之外,就是吃青储饲料,养膘很快,等到长大一定的程度,少府就命人集中宰杀,做成肉干,肉酱,当做是军粮送往前线。

而考工室那边呢,除了自家收割的麻线之外,又在民间收购麻线,新制作出来的纺织机,织布的效率比起以前来说,何止增长了一倍,简直增长了十倍之多,而如今呢,布帛这种东西,那就是钱!

哪怕之前始皇帝统一天下了,想要统一货币,实际上天下币制依旧比较混乱,半两钱实在是太重了,等到诸侯四起的时候,大家又开始私下铸币了,毕竟,总得有足够的钱赏赐下面的士卒吧!因此,为了多铸一些钱出来,半两钱肯定是不能了,如今主流的钱就是三铢钱了,比半两钱足足轻了一倍还要多,而且一个个都不知道往里面添了多少杂质,很多掉地上就碎了。

因此,在民间,很多人都不愿意收钱,而是依旧采用了以物易物的手法,布帛才是硬通货,毕竟,你可以不花钱,但是你不能不穿衣服吧!

少府如今有了全新的纺织机,自然是开足了马力,开始织布了。连同蚕室,也准备在来年的时候,多养一些蚕,收获蚕茧,然后大量纺织丝绸了。

虽说非常忙碌,但是比起前线来说,关中还是安逸太多了!项羽之前一番折腾,关中的百姓真的是被折腾怕了,多少年的积累,在项羽一把火下面溃于一旦,百姓不怕忙碌,就怕忙碌了没有收获,以前秦法那么严苛,在关中依旧能够实施下去,也就是因为六国宽松惯了,才对秦法无法适应。而如今的官府呢,很显然很有主意,秦法被修改了一番,变得有弹性了许多,然后大家就都能够接受了。

舒云如今搞的就是类似于计划经济,集中整个关中的力量,全力进行生产,而对于粮食,布匹之类的硬通货,为了满足前线的需要,那都是按照计划来配给的,百姓想要购买这些,凭借户籍购买,不许那些富户囤积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