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一更 第一更!(第4/6页)

孟阳立刻欢喜起来,活像将死之人遇见良药,眼睛亮闪闪的,“雁雁没走啊!他是不是舍不得我们啊?那,那我们去接他回来吧!”

白星心想,未必有你想的那么容易。

不过无论如何,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得先陪翠红他们往衙门走一趟。

作为事主,翠红本人自然要去的,她暂时将小桃儿委托给王太太母子。王掌柜也不放心,他见过点世面,开店期间也时常与衙门的人打交道,就作为女方娘家人跟着同去。

孟阳是写休书的人,也最明白事理,跟着去比较保险。

而且他认定了廖雁就在城外,巴不得赶紧去接,主动要去……

他这么一去,白星自然也是陪同。

一群人浩浩荡荡连车带马,便立刻往衙门去了。

可惜孟阳的希望暂时落空了:

县衙坐落在距离桃花镇东南约莫四十多里的县城之内,刚好跟廖雁所在的位置反着。

快过年了,衙门里本来就挺忙,本地的县令今天难得忙里偷闲,能安安静静喝杯茶,冷不丁却听下面的人来报,说来了一个极其棘手的事,须得县令大人亲自裁断。

县令也挺负责任,知道底下的人并非庸碌之辈,若非真的难以裁决,也不会这个时候来打扰自己,虽然难免心烦,却还是让人进来详细说明。

片刻之后,县令的表情非常复杂。

他活了将近四十年,从未听过如此荒唐之事。

女人给男人写休书,还是男方主动哭爹喊娘去求的?

天上也没下红雨啊,他脑子是坏掉了吗?还是本官的脑子坏掉了?

下头的人一看连县令大人都如此震惊,心中忽然就难免微妙的平衡了。

看吧,并非是我见识短浅的缘故,而是这事儿本来就不靠谱。

“来啊,把事主两人都带上来,”县令最后看了一眼的休书,又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写着休书的人来了吗?若来了,也一并带上堂来。”

治下有人写得如此好书法,他竟然不知道!

且虽然只是写了小小一份休书,可遣词造句十分讲究,显然是位饱学之士,不该寂寂无名。

众人得了吩咐,便把韩青、翠红和孟阳都带了进来,其余人暂时在外等着。

王掌柜认得几个衙役,偷偷过去塞了铜板打听消息,问大概会是个什么结果。

那衙役不动声色地将钱塞起来,压低声音道:“老兄,本来年下是不办这事了的,只是你家闹成这样,知县大人也不好不理。”

王掌柜就松了口气,可又听那衙役话锋一转,语气古怪道:“不过这女休男乃是亘古未有之事,大人自然还要斟酌一番……”

女的给男的写休书,多稀罕的事儿啊!别说这小小县城,恐怕就是京城也少有吧?

虽说今日是夫妻分离之事,但那县官却先不管韩青和翠红,只把眼睛往孟阳身上看。

但见好一个少年郎君,眉目如画,身形如竹,举止间自有一番气度风华在,竟不似那小小桃花镇能养出来的人物。

他当时就在心里赞了一声好,立即划算起来:此子必非庸碌之辈,难得还没有名声,不如就将他收在自己门下,先占了师徒的便宜再说……

然而还不等县令开口,县内主簿听了孟阳这个名字就脸色微微一变,当即走上前来附耳几句。

县令一愣,恍然大悟,再看向孟阳的眼神就变了。

原来如此,难怪能有如此风度,如此底蕴!

可惜,实在是可惜呀!

县令在自己心里叹了又叹,感慨官场无情,终究对孟阳多了三分怜惜。

他回想起当年在京城时,曾遥遥一见老孟大人的风采,不由唏嘘时移世易,忽然惆怅起来,对孟阳和颜悦色道:“你很好,先去后面喝茶吧。”

若孟家不倒,说不得,这又是一个名扬天下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