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轮到她爬墙了(第4/5页)

据说家里男人原是个杀猪的,去年病死了。郭大婶自己经营了猪肉铺子一阵,没经营下去,想去酒楼给人家当个墩子师父,别人又觉着她刚死了丈夫不吉利,不愿意要。

姜言意倒是不介意这些,只要对方是个能做事的。

真正让姜言意见识到郭大婶本事的,还是一次她们去买肉时,肉铺的屠户忙着给另一家宰羊,顾不上她们,郭大婶自己上阵杀了一头羊,手起刀落,动作比那屠户都还利落几分。

有了这么个得力帮手,姜言意的确是轻松不少。

店里暂时没招到跑堂的,她们三人辛苦些,每日只要不贪心接太多的生意,倒也能撑过去。

老顾客们晓得她们店里忙,在姜言意推出订餐制后,若是想到店里去吃,也愿意提前预约拿个号,定个过去的时辰,这样也省得排队。

算是误打误撞,名气打响后一波不得已的“饥饿营销”,反倒让姜言意的火锅店在西州城权贵圈子里更有名了。

毕竟都知道这家店的锅子供不应求,哪家权贵拿到了号,哪家又没能吃上,无形之中竟成了一种攀比。

姜言意一直担心自己的店成为同行眼中钉,虽然火锅店蒸蒸日上,但她也没放松戒备。

食材采买上她跟赵头儿取了经,保证所有食材的新鲜来源。店里的清洁每一处也是她自己把关,生怕有蟑螂老鼠。

养猫的事姜言意一直没忘,她托了陈娘子帮忙问,但这马上就要入冬,基本上没有哪家的母猫下崽。

姜言意索性花钱找一户农人买了只土猫回来,但这土猫不抓老鼠,反倒是想法设法偷吃她店里的点心,放在厨房的羊肉也不放过。性子颇野,许是不是自己从小养大的缘故,一点也不亲近人,姜言意瞧着它身上脏,想给它洗洗,压根没机会近它身,就连偶尔想摸摸,都得冒着被抓伤的风险。

土猫一天基本上也不呆在店里,老是神出鬼没的,姜言意每次看到它,都是它在厨房偷吃肉的时候。

勉强养了两天,搞得得姜言意很头大,抓又抓不到那只猫,她后面把肉和点心看得严严实实的,那只猫没得吃,负气离家出走,再也没回来。

姜言意后知后觉,养猫猫狗狗都是得讲缘分的。

唯一欣慰的,约莫就是封朔送的那只鹦鹉格外懂事。

不过这个认知也很快被姜言意否定了。

*

这天早上姜言意起床时,只觉比平日里冷了不少,打开门一看,发现院子里的青石板地砖上竟然凝了一层明霜,脚踩上去咔嚓作响。

她去看了看放在炉灶旁一整晚的鹦鹉,发现除了漂亮的绿毛上沾了些灰,鹦鹉依旧神采奕奕这才放了心。

前些天夜里变冷的时候,姜言意就不敢把鹦鹉挂在檐下了,怕夜里降温,每晚就给炉子里留个火,把鹦鹉笼子放到炉子旁,夜里起来添一次银炭,到第二日天亮,炉子里都还是有暖意的,鹦鹉也不会被冻到。

她刚进厨房,鹦鹉赶紧在笼子里上蹿下跳,控诉大叫:“饿死鸟了!饿死鸟了!”

她从橱柜里拿出薏米,给它食槽里放了些,“你这不还没饿死嘛。”

鹦鹉本来速度极块地啄着碗里的薏米,一听姜言意的话又停下了,仰着脑袋继续控诉:“饿死了!饿死了!”

姜言意用小刷子轻轻清理鹦鹉羽毛上的灰垢:“你这不是饿死了,是脏死了。”

姜言意以前没养过鹦鹉,不知道平日里要不要给鹦鹉洗澡。不过这天气越来越冷,她便是有心给鹦鹉洗洗也不敢冒险。

鹦鹉歪了歪脑袋,显然还没学会“脏死了”要怎么说。

它等了一会儿,发现姜言意没有继续教的意思,又埋下脑袋继续啄碗里的薏米。

姜言意觉得这只鹦鹉挺聪明的,之前没这么冷的时候,把鸟笼子挂在店门口,只教了它几次,但凡有人进店,它就会说一声“欢迎光临”,离开时,它还会说一声“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