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3页)

安永元拂去她眼角的泪珠:“从前是我不对,但往后的日子还长,芸娘,我们好好过。”

姜言意一行人担心出什么意外,赶着马车去追安家的车,到了一处路口,却瞧见了安少夫人的丫鬟。

丫鬟在路边被冻得直跺脚,看到她们的马车,瞬间笑逐颜开:“楚姑娘,可等到你们了!”

姜言意闻声撩开车帘问她:“你怎一人在此处?你家少夫人呢?”

丫鬟虽被冻得瑟瑟发抖,可脸上的笑就没收起来:“将军接夫人回府去了,特地让我在这里等您,说今日多谢您,改日再登门拜访。”

楚淑宝和楚嘉宝原本也有些担心,听见丫鬟的话,瞬间从车帘子底下挤出脑袋来,问那丫鬟:“你家少夫人跟你家将军和好了?”

丫鬟乐得直咧嘴,用力点了点头。

楚淑宝赶紧双手合十念叨:“真是菩萨保佑,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姜言意得到这个答案也松了一口气,她对那丫鬟道:“你上车来,我们载你回城。”

丫鬟忙说不用,“多谢楚姑娘好意,我去前边路口拦个牛车回去就成。”

楚淑宝道:“这冰天雪地的,到雁湖这边来的人少,你拦牛车还不知要等多久呢,上来吧,反正也就顺路的事。”

丫鬟连连道谢,这才上了马车。

*

如意楼开张第一天,虽有几场意外,但好在结果都不错,生意也红火得很。

从前姜言意只知道花钱如流水,接下来几天的好生意还是头一遭让她体会到什么叫“赚钱如流水”。一楼的大堂专门用来办酒席,就没空出来的时候,随着酒楼名气越来越大,接待寻常客人的二楼桌椅都不够用了。

姜言意又定了一批桌椅,把闲置的三楼也辟出一块地方,用于生意好时临时待客。

安少夫人在西州没什么闺中密友,因为上次姜言意帮她的事,她同姜言意亲近,得闲就来如意楼找姜言意。

姜言意从她口中得知,安永元趁着安夫人养病,把府上家仆里里外外都整顿了一通,给她提拔了不少心腹,现在整个安家的下人都看清了主子的态度,没人再敢轻慢安少夫人。

只是安夫人时不时又故意刁难儿媳,甚至大冷天的非要安少夫人用冷水给她洗褥子。

安少夫人性子软是软,但也有她自己的小聪明,她洗完褥子当天就大病一场。

安永元回家见发妻卧病不起,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不仅以安少夫人曾落水受寒、伤了身体要调养为由,不让安少夫人再去安夫人跟前伺候,连晨昏定省的请安都免了,倒是把安夫人气得够呛。

楚淑宝姐妹听着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偶尔也会感慨一两句,说安永元看着凶神恶煞,却是个会疼人的,只盼着将来挑夫郎也能挑到这样的。

转眼就是腊八,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街头巷尾卖年货的多了起来。

西州府衙放出风声,从腊八节开始,一直到年后元宵节,每天都会在城南施三大桶粥。

姜言意之前想的法子奏了效,有了一个赞扬封朔的人,就有第二个,从南边逃难过来的人,把南边的惨烈一说,再对比西州城穷苦百姓还能领官府的粥喝,普通人也能安安心心过个好年,对封朔的赞扬声很快就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

只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逃荒的百姓,哪怕西州城严进严出,城内百姓还是日渐增多。

西州粮草本就艰难,全靠着从渝州走水路运过来。樊威和信阳王起了内讧,现在南边牵制不了朝廷太多兵马,朝廷开始集中火力攻打渝州和渝州下游的粮道。

西州城内还没有任何征兆,但姜言意明显感觉到战事在一步步逼紧。

封朔每天都和幕僚们商议到深夜,姜言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见过他了。

如意楼的生意步上正轨,面坊的生意也超乎了姜言意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