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薪浪微博的邀请(第2/3页)

原本不想卖关子的,过几天就宣布,不过要是换来薪浪支持自己电影的宣传,晚几天就晚几天吧。

曹正辉也没戳穿,笑道,“那真是太谢谢李导了,李导也放心,到时候我们也会大力帮着宣传一下。”

“就麻烦曹总了。”

双赢的事,李谦也没有付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脑海记忆里的那些影视剧里经常出现微博,李谦也想体验一下,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好玩。

……

发布会结束之后,《超时空同居》就在怀柔拍摄室内戏份了,而紧接着电影市场因为《金陵!金陵!》的上映,迎来了一波高潮。

卢钏,曾经备受期待的新人导演,金陵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事件,无疑是备受关注的。

22号星期三,《金陵!金陵!》首日拿到900万票房,对于这个题材而言,也算是大卖了。

接下来的星期四、五、六三天,三天一共拿到3200万,四天票房破四千万。

不过,迎接这部电影的,毫无疑问是铺天盖地的骂声,短短四天,卢钏已经被打上了汉奸的标签。

也是作死,拍成这个鬼样子,真的很难不这样认为。

全片以一个霓虹人的眼光看待这一场大屠杀,电影里的人物心理历程,只有霓虹人,而没有华国人的。

在最后,霓虹人角川自杀了,完成了一个人物的性格转变过程,显示出电影的性格发展主线是完全放在霓虹人身上的,而华国人面对着灾难,从一开始就是麻木不仁,到最后依然如此,性格没有任何变化,像是一群带宰的羔羊。

最后意外被角川释放的士兵,竟然傻乎乎地面露笑容,用脚趾头想想,任何一个逃出地狱的华国人,都不会那样露出傻乎乎的憨厚的笑容。

这种笑容里包含着难道是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庆幸碰到了一个善良的日本人,拾到了自己的一条命?

华国军人遭受屠杀时、平民妇女被杀时,都采用的是一种全景式的俯视的视角,镜头多在华国人的面前平摇而过。

观众在镜头前,看到的是全无表情、麻木不仁的华国人的脸,这种角度,完全就是霓虹屠杀者看到的角度。

本该引起观众共鸣的那些镜头,也都被卢钏刻意淡化了。

范炜的女儿被霓虹人扔出窗外,本来孩子的死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结果之前范炜去像霓虹人高密,导致难民营的军人被杀,这种时候观众很难站在范炜的角度。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不是蠢就是坏。

施暴者就拉了一个虚构的具有人性的角色出来重点展现,而受害者还给他们设定一个该死的原因,所表现出来的大多数受害者,好像该死一样。

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卢钏也不停地回应观众,挨个个地解释电影里一个个镜头的深层含义。

反正意思就是,我拍的不是这个意思,观众都理解错了,你们都听我说,我说的就是我要表达的,看不懂再去看一遍。

华国大约是世界上出误解电影最多的国家之一了。

每部电影不是电影自己说话,都要导演跳出来告诉大家,你们应该怎么来看这部电影。

不知道这算是我们全民欣赏水平太低。

还是导演太失败,叙事混乱,观点暧昧,表现模糊,故弄玄虚,一塌糊涂。

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嘴硬的导演,总是习惯性地把电影的失败归咎于观众看不懂,以此来安慰自己。

上映之前还宣传是华语版的《辛德勒名单》,脸都不要了,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级别的电影。

电影市场因为《金陵!金陵!》而异常火爆,所有媒体、影评人、观众都在讨论这部电影,吵得不可开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