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八百壮士》(第3/4页)

一座桥,不断地面临轰炸,而这座桥正是我军的生命线,如果不能过河,就会影响正常战役,所以必须拼死抢修,一个个前赴后继地牺牲,正是战场各个角落里无数这种牺牲,才铸就了金城战役的胜利!”

赖培康和陆处长面面相觑,本来说的是金城战役,怎么一下变金刚山下的渡江之战了。

“那金刚川这场局部战役,管导打算怎么拍?”

李谦突然有了点不好的预感,难不成《金刚川》就是管琥拍的?

“以小见大,工兵连一个个在敌人炮击、轰炸下前赴后继牺牲,支援的炮兵连炮手,为了掩护工兵连,为了保护这座生命线般的木桥,和敌人轰炸机展开对决,最终因为火力的巨大差距英勇就义。

先遣侦察连,这些普通的战士们面对的全是空中来袭,所有的人都死去了,为的就是一个目标,这是不被常人看的见的牺牲,我觉得价值特别大,是非常动人的,也是对先烈的一个很好的纪念……”

管琥几乎是脱稿讲完了自己的构思,洋洋洒洒上千字,说着说着自己都激动了。

没错了,就是管琥拍的。

李谦无语了,还真碰到了。

“行了,管导还是认真了解一下历史吧。”

管琥立马面色不善地质问,“李导什么意思?”

“金刚川上的桥梁,不是前线突击线,而是载重补给线,主要是为了运送物资装备,不是运送兵员,更不是掩护大部队过江。

至于所谓的物资匮乏,也是不存在的,金城之战我军物质充盈,火力大于敌军,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我军就调集了1100门火炮,半个小时之内,1900吨炮弹就倾泻在敌军阵地上。

即便是守金刚川这座桥,我军防空火力也非常充足,不存在被动挨打牺牲的道理,所以管导的方案,我觉得不是很好。”

“可是我觉得这样拍更能体现我军的精神,况且电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从另一个方面来拍,完全没问题。”管琥反驳道。

“另一个方面?”

李谦嗤之以鼻,“敌人轰炸机屠杀我军?只能被动挨打,一个接一个送死?还什么炮兵连的炮手和敌机的对决,管导打算让高射炮和轰炸机对决吗?

是不是还不能太多火炮和弹药了,两门炮几十发炮弹省着用,用最后一发炮弹击落了敌机?

可能管导还不了解战争后期,那已经是接近现代化的局部会战了,虽然惨烈,但绝不是惨在因为装备落后的被动挨打上,无法认知到战争的真实之处,就很难拍好这部电影!”

金城战役,本质上是一个大胜,这是核心,赖培康和陆处长虽然不觉得管琥的方案有什么不对,但是总体和核心不太符合。

要惨烈,《最可爱的人》里有,金城战役拍的只能是一场胜利,一场终结抗米援朝的胜利,为战争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过,他们的话就要委婉多了,“这样,领导还要看看,讨论讨论,管导就先回去等消息吧,如果采纳了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

管琥满心憋屈地离开了中影,自己的方案被李谦给否了,还是以莫须有的理由。

胜利胜利,就会粉饰太平,无视胜利背后的惨烈!

管琥很是不服,可是不服也没办法,明摆着李谦有很大二点话语权。

这部战争片没戏了,管虎只能回去等着自己的《八百壮士》后续的投资到账了。

而还在会议室里的李谦继续面试,13个短片,一部长片,光是面试就花了两天的时间。

虽然面试是中影和光电主导,不过还是以李谦的建议为主,毕竟他是总导演、总制片人、总策划。

宁昊、徐征他们的方案李谦也通过了,赖培康和陆处长也没有什么问题,再加上张一谋和程凯哥这两个不用试镜的,剩下的人选就是张义白、薛晓露等几个导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