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7页)

所以皇帝此时问于伏寿的,就是这联盟中的薄弱环节是哪一处。

做这个选择,比伏寿想象中要容易。因为她明显感受到周瑜等人势力对她的排斥,这种排斥不是她个人的努力所能消解的。因为她是朝廷的“江东长公主”,所以只要周瑜等人的野心一日不消,她的存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隐隐的威胁。而在皇帝这边,情况则不同,伏寿很清楚皇帝赏罚分明——况且,皇帝待她一向很好,未来也能给她更多助力。

在一个排斥她的东南小集团和一个善待她的帝王之间,伏寿不会因为一个另有青梅爱妾的丈夫,就感到情感上的纠结。

伏寿启唇,轻声吐出四个字,“陆氏可用。”吴郡陆氏,乃是四大族之一。

“陆氏?”刘协示意伏寿说下去。

伏寿做了决定之后,接下去的话就很容易说出口了,“本地四大族中,唯有这陆氏不同。一年前吴侯刚接替他长兄的位子,朱氏等人就投靠了。但是这陆氏却是最近才不情不愿,暂且答应了。当初兴平二年,孙策从袁术处借兵后,奉袁术之命,却攻打沪江。沪江太守陆康坚守了二年。这两年之中,为了抵抗孙策,陆氏家族死了百余人,近一半的人都没了性命。后来朝廷平定袁术后,听说了沪江太守陆康之事,陛下您还下诏,赏赐了陆康的长子做了郎中。因此陆氏与吴中别的大族不同,是感念陛下恩德的。”

“朕那日召见吴郡大族,”刘协思量着道:“记得陆家来的是个小少年。”

曹昂道:“陛下记得不错。沪江太守陆康几年前就病故了,随后长子也辞世,只留下一个幼子,就是那日来见陛下的陆绩。陆绩年幼,现下是比他大六岁的侄子陆逊在帮他支撑门户。这陆逊少年丧父,原本跟随祖父生活,几年前祖父也去世了。所以陆氏这两枝,现在只剩了陆绩与陆逊这对年少的叔侄撑着,底下的都还是些孩子。”

“朕想起来了。那日陆绩退下后,一旁有位年纪稍长的少年领了他去,那该是陆逊?仿佛有十七八岁的模样。”刘协记起了那天的细节。

陆绩就是那个怀揣橘子的小少年。

原来陆绩小的时候,曾随父亲陆康一同做客袁绍府上。

宴会结束后,陆绩离开的时候,从他怀中掉出来两颗橘子来。

袁术见状,便嘲讽道:“你来我府上做客,还要拿我的东西吗?”

陆绩时年虽然只有六岁,却口齿清楚道:“这不是为我自己拿的,而是因为家中母亲喜爱吃橘子。我想着母亲,便拿了这两颗橘子。”于是众人被陆绩的孝心所感动,这件事情也就随之传为美谈。

这便是有名的“陆绩怀橘”。

现下与吴郡的另外三大氏族相比,陆氏势力稍显薄弱,因为家中长辈要么战死,要么病老,如今外面说起来,竟就只剩了陆绩与陆逊这一对叔侄俩。

其中陆绩虽然辈分高,但年纪幼小,如今才只有十三岁岁,陆逊稍年长些,也不过十七八岁。

但是就像伏寿所说的,陆氏与朝廷是有渊源的,而且陆氏是与孙权是有仇怨的。这就非常巧妙,也正是伏寿说陆氏可用的原因。

谈起陆氏,刘协与曹昂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不只是因为陆氏与朝廷的渊源,与孙氏的仇怨,而且也因为陆绩与陆逊这对叔侄年纪不大,更容易影响感化。

伏寿见皇帝对陆氏有印象,又说道:“虽然陆氏现在看起来家族凋敝,但是陆逊与陆绩这一对叔侄都是极有才华的。”

当初孙策在的时候,对包括四大家族在内的吴郡地方豪族一力赶杀,不愿意采纳任用其中人员。虽然争取到了地盘,但也结下了仇怨。最后孙策自己也死在这上面。

但是自从孙权上来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就一直在与周瑜商议是否要重新启用这些家族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