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2/3页)

吕布含泪气愤道:“陛下难道是要杀我给天下人看?”

刘协既然已经决定不保吕布,看一个将死之人总是有更多包容的。他自己心情也有些复杂,因此没有训斥,而是痛心道:“你自己心里也应该清楚。分田改制,是天下大事。新政推行之后,全天下都看着,想要看朕的决心到底够不够坚定。如今你跳了出来,朕若是不办你,这新政还怎么推行?今日是你,明日再出来哪个旧臣,朕这新政还怎么推行?你这是当着天下人打了朕的脸。朕虽然念着与你的师父情分,也念着你过去为大汉立下的功勋,可是这一遭再不能保你。这就是朕的决心!天下人不是要看吗?就给他们看着好了。”

吕布听得皇帝把话说这样明白,便知道已无转圜余地,收了泪呆呆道:“没想到我一世骁勇,最后竟是这样下场。”

刘协背过身去不再看他。

左右上前推了吕布下去。随后经审讯定罪,石黄很快就给了结果,温侯吕布,秋后问斩。

消息一出,天下原本还在观望的地方豪强,是真的吓破了胆。温侯吕布与皇帝那是什么样的交情?十三年前这可是吕布手把手教导皇帝骑射的。后来吕布杀司徒王允,逃出长安后,能兜兜转转又做了徐州刺史,明眼人谁能不清楚,这都是皇帝的手笔。可是就是这样得皇帝包容信重的温侯吕布,一旦触了新政,也是杀无赦。原本心存侥幸的豪强,自己掂量掂量,哪里能及得上温侯吕布的分量?到底还是保命要紧。于是吕布秋后问斩的消息一出,原本各地还有些风言风语,立时便都消失不见了。

而苏危领大军至于徐州,凡是参与吕布一案的当地豪族,无一幸免。

血淋淋的例子就在眼前,各州豪强大族都绷紧了皮,再不敢阻拦违背助农曹行事。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到了行刑的时节,午时三刻,阳气最盛的时候,吕布被推上城门,刽子手快刀一闪,就叫他人头落地。观者啧啧感叹,“据说这午时三刻的时候,人的影子最短。这个时候死了的人,连鬼都做不得。”

未央殿中,刘协得了消息,握着手中书卷沉默良久。他虽然有心要将军见太平,但终究事与愿违,反倒是用将军血迎来了太平人间。

“将他葬在并州五原郡九原县。”刘协轻声道:“从前他同朕说起过他的家乡,那是个好地方。”

吕布一死,天下分田改制更没了障碍,是年冬已推行了八九分。最后剩的那一分,就不是大刀阔斧能完成的了。

朝廷说要车驾东归的消息传了一年之后,总算是来了准信,皇帝下令,于建安八年春,起驾回洛阳。

阳安大长公主刘华幽囚宫中已有五六年,她居住在长乐宫东南角的一处小小院落里,院门终年紧闭,只有宫人送饭送水时会打开细细一扇。阳安大长公主在这寂静的小院中,衣食无缺,可是也已经五六年未曾与外面的人说话。宫人不敢怠慢她,可是也不敢同她说话。她就每日诵读佛经,看阶前的青苔渐生,听着院落外偶尔飘来的一阵人语声。从前这院落内外都是很安静的,从两三年前,偶尔传来过几句孩童的稚语。起初阳安大长公主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听,第二次听到的时候,她终于确认皇宫中有了小孩子,大约是皇帝已经成婚有子了,只不知道是哪家的淑女做了皇后。她这念头一起,便忍不住心中烦乱,忙捏了佛珠,又垂眉默诵佛经,止住从前那些凡俗心事。

她数着一年一年的光阴,待到了建安八年,事情有些奇怪了。她这寂静的院落外,连着好几日吵吵嚷嚷,虽然隔得远了,而她上了年纪听力也不似从前了,听不清楚究竟说的什么,但这些人一阵阵来,一阵阵去,又一阵阵说话,她却站在院落墙根处都听得到——这是怎么了?阳安大长公主心里一紧,难道是从前董卓旧事又起,外面的贼兵打了进来?那伏德他们兄弟几个如今怎么样了?他们身在何处?她心中焦急,只是出不去这紧锁的院落,趁着宫人送饭的时候问过几句,得到的回应如从前一样,唯有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