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正文完(第4/5页)

除了刘协之外,殿中唯有曹昂与冯玉稍懂伏寿之意,闻言各有思量。孙权是曾给伏寿嘲讽到脸上的,此时面色更坏,索性低下头去,不给旁人看到。

一时众人散去,南宫万年长公主身边的侍女前来报信。

“伏寿去见了阳安大长公主?”刘协倒是并没有很意外,前阵子阳安大长公主突发急症,给医工看过之后,大约是寿数将尽了。

那侍女低声又说了什么。

刘协这次显出了一点诧异,“袁熙派人给甄氏递话了?他怎么说?”原本甄宓的归属,应该在两年前就确定了。但因为袁熙远在海外,而甄宓自己对长公主刘清透漏的意思,则是不希望离开皇宫,不希望由她自己来做选择,而另一边曹丕这几年下来也成熟沉稳了,没有主动提及此事。所以这事儿就耽搁下来。

“袁家二公子说,他出海多年,如今载誉而归,另有爱妾内宠,从此与甄夫人便一别两宽了,还请甄夫人不要以此挂怀。”那侍女口齿清晰。

刘协不禁有些感慨。以甄氏的容貌,袁熙与她又是少年夫妻,哪里这么容易就丢开手去?不过是袁熙审时度势,想着以后他还要为朝廷出海,平安归来倒也罢了,但是海上风浪,谁知道明日生死如何,因此挥剑斩情丝,给甄宓一个好的归宿罢了。

此情叫人想来可叹。

“长公主殿下问,甄夫人的事情,要如何处置?”

刘协想了一想,道:“回去跟殿下说,此事只作不知,由她去吧。”

那侍女应着退下。

南宫刘清与蔡琰坐着说话。

蔡琰道:“甄氏的事情,由着她去便是了,殿下何必还派人去问陛下?”在她看来,这比起皇帝要处理的军国大事来,是再小不过的事情了。

“宫里的事情,没有小事。”刘清因为爱笑,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纹路,只是体态还是年轻的,“我命人告诉陛下,一来是因为当初经过炎儿的事情,我已起誓,凡事再不欺瞒于陛下。二来……”她有些犹豫后面的话要不要讲给蔡琰听。

刘清总觉得,皇帝对甄氏是有些不同的。从前甄氏在长安皇宫中,皇帝刚回来的那阵子,刘清总觉得皇帝像是故意避着甄氏——起初她以为是皇帝怕猫的缘故。可是后来皇帝熟悉了猫之后,便像逗弄狗一样,也与猫亲善起来,但仍是避着甄氏。具体是什么原因,刘清想不清楚,但皇帝在她这里,若是听说甄氏的事情,总是要转换话题的;又或者偶尔来她这里,遇上了甄氏,皇帝也只是点头便走过。这不像是皇帝的作风,他对宫人与身边的人向来是和善的。就是从前伏寿与董意刚入宫的时候,皇帝对她们无意,但对她们也是温和有礼的,甚至称得上是亲切了。但不知为何,对那甄氏,皇帝总有几分异样的冷峻。刘清也猜测过,是不是因为甄氏引得曹丕与袁熙争斗,而令皇帝不喜。但细思皇帝的处理方式,又的确是在回护甄氏,同时也顾全大局。

刘清想不明白这里面的蹊跷,但也清楚这事儿不合适拿出来讨论,所以就算是对着密友蔡琰,刘清也没有吐露过自己的怀疑。寻常男子见了美人,总是忍不住要上去逞能耐的。但难道皇帝见了美人,反而是避着走的?这又是何道理?

此时话已到了嘴边,刘清看了蔡琰一眼,到底还是没有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只是道:“二来,凡事有皇帝拿个主意,我也安心些。”她总觉得在甄氏的处理上,自己是不好擅专的,还是等皇帝发话更稳妥。

蔡琰不觉有异,笑道:“殿下这真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刘清又道:“方才伏寿见了姑母出来,我看她眼圈红红的,像是哭过了。”

两人想起伏寿与阳安大长公主这对母女之间的牵绊,也觉得感慨万千,一时都沉默了,只听得窗外初夏的虫鸣声,一阵高过一阵,像是宣告着明朗的盛夏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