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有时候兵太多也是麻烦(第3/4页)

然而,现实却真实发生了。荷兰人出兵十万、西班牙人出兵八万、葡萄牙出兵三千、加上奥属南洋直属部队十三万,会同陆陆续续赶来的贵族联军、民间武装,总兵力硬是突破了百万大关。

这还不是全部,每天都有新加入的部队,仿佛是源源不绝,搞得威廉总督都头大。

不同于非洲那种组织框架完善,直接按照之前的预备役构架编制就行,南洋这边大都是散装的。

光欧洲移民,自然凑不起百万大军,可是加上兰芳自治省,就变得绰绰有余了。

要怪只能怪军功爵位体系吸引人。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弗朗茨大帝的信誉早就已经深入人心。

往日里,大家想要参与都没机会。主要是距离战场太远,征召令到不了这边人就凑齐了。

现在机会送上了门,兰芳的华人家族也坐不住了。在利益的驱势下,大家克服了对英国人的恐惧,纷纷加入到了战争中来。

再加上贵族为了谋取更大的军功,不断扩招私军,联军的队伍急剧扩张。

不爱战争,那只是利益不够。谁都知道皇帝出手够大方,分地都用公顷做单位。

即便是拿不到爵位,分一块土地也是值得的。富贵险中求,但凡是想要翻身的有志青年,都出现在了军队中。

如果仔细深究的话,还可以发现留学生的身影。不光是自己参与,甚至还回国拉人。

百万大军气势是上去了,可战斗力却下来了。除了直属部队外,就只有部队贵族私军有战斗力,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

包括西班牙、荷兰派出来的部队,在威廉总督看来,都是跟着打酱油的。

明知道是乌合之众,威廉却不能拒绝大家的参战热情。一方面是利益捆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英国人施加足够的压力。

甭管是不是乌合之众,数量在这里放着,英国人就必须要分出重兵过来拦截。

反正都是比烂的年代,大陆联盟这边主战部队只有二三十万,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英国人还要更凄惨一些。

从本土赶过来的援军都是新编部队,临时拉起来的殖民军,更是乌合之众中的极品。

真要是打起来了,威廉觉得自己这边还是胜算更大一些。同样是乌合之众居多,起码自己这边的部队士气高。

人数众多的民间武装,可不是威廉强征来的,他仅仅只是发出了号召,大家就主动送上门来了。

既然是为自己打仗,士气自然低不了。尤其是之前誓师的时候,威廉演讲上了头,直接向全军许诺赢得这场战争后,阵亡抚恤金不低于五百神盾、或者是五公顷土地。

本土移民和正规军没什么感觉,根据以往的惯例,这只是正常操作,陆陆续续的各种补贴加起来,最后往往比抚恤金都高。

可是其他人就不行了,五百神盾折合白银都有上千两,以远东地区的经济水平来看,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五公顷土地的诱惑力更大,因为这是军功田。在神圣罗马帝国,军功田只要不卖出去,那就是永久免税。

这样的买命钱,在远东地区已经是天价。某种意义上来说,源源不断的有人加入,也是被威廉自己给刺激出来的。

既然话已经出口,那就必须要兑现。长期以来受弗朗茨的影响,威廉自然知道信誉的重要性。

哈布斯堡王朝的声誉不是金钱能够买到的,没必要为了节省亿儿八千万,就搭上自家的信誉。

何况站在他的角度上来看,五百神盾能换一个人卖命真心不算多。土地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完全没必要心疼。

作为国王预备役,威廉也需要竖立自己的信誉。

南洋地区多民族混居,如果能够花上亿儿八千万,就在各民族中建立起自己的信誉,以威廉对自家老子的了解,那是绝对乐意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