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2/4页)

“没错。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宁渝笑道:“并非只有在前方打仗的才是英雄,在南京枢密院这方小小的天地里,能做出一番功业,同样是英雄。董策明白这个道理,但他还欠缺第一线的经验,所以朕让他去带兵,但是你已经不缺了,你需要的更大的格局。”

“多谢陛下指点,臣绝不负陛下重望。”

宁渝点了点头,站起身子走到御书房前挂着的舆图面前,上面的半壁南国江山已经尽数染成了宁楚代表的红色,而清廷所代表的黑色则盘踞在北方,有山东、河南北部、直隶、山西、甘肃、满洲等等……

“明年北伐,严格来说有些仓促,但是朕心里已经等不及,相信你们心里也是如此。”

宁渝望着舆图轻轻叹口气,“江山沦丧,已有八十载……实在是一天也不想再多等。因此,宇治景,你的担子会很重,明白吗?”

宇治景深深望了舆图一眼,随后才低头轻声道:“陛下心里的想法,亦是万民的想法,更是我们的使命,臣必当竭尽全力,确保明年的北伐之战。”

“要确保北伐之战,目前的陆军编制还不够,还需要枢密院汇同五军都督府,进一步征兵选拔,扩建部队。”

宁渝掰着手指头道:“在今年扩编以来,目前的复汉军辖制二十个师,人数虽然有二十多万人,可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如今的战略需求,到明年北伐之时,朕预计保守需要二十个师,也就是二十万人,才能彻底完成一统,而且其他南方各省,也需要留下几个师作为策应。”

宇治景点了点头,他刚刚才从西南前线返回,也知道为了策应改土归流之事,以及将来的征缅之战,西南各省的近十个师,估计最多只能抽调一半回来,也就是需要五个师停留在西南,以配合完成改土归流。

按照这个算法,到明年北伐之时,光是在现有基础上,就需要扩军十万人,整整需要加一半,再加上他们配套的一应武器、装备,还有所有的营房设施……而宇治景的时间最多只有七个月,因为明年的北伐之战,最迟也不能过七月,否则天气会过于寒冷,导致进军不利。

幸好目前的复汉军存储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再加上大规模战事已经没有了,因此损耗也非常低,再加上汉阳兵工厂已经在全力生产中,到时候也不用太过于担心武器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算,七个月训练十万人出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宇治景,担子很重,不过朕在之前就已经下旨给了五军都督府,展开了新兵征集的工作,因此这一块你可以放下心来。”宁渝再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听到了这一句话,宇治景整个人都略略放松了几分,相关的新兵征募还是很费时间的,如果已经提前展开了,那倒能省下不少时间。

“有陛下的先见之明,臣一定能够完成重任。”

宁渝微微一笑,“那朕就不再多说了,朕只希望,明年年底更换的舆图上面,已经全部染成了红色。”

对于这一点,不仅宁渝很有信心,就算是其他的将佐们也都是如此,二十万大军北伐,雍正能拿什么来挡?

……

冬日,日本江户码头上,正停泊着一条条并不算高大的船只,他们艰难地挤靠在一起,似乎更容易就撞上去,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条船身修长的三桅帆船,上面挂着大大的宁楚旗帜,看上去显得颇为神气。

正在码头上面排好队列的日本幕府官员们,看到了那艘高大的战船,再望了望那一排排的炮位口,却是感觉脖子有些发寒,甚至有人都开始怀疑,这还是不是使节团的船只……怎么瞅着像是来打仗的?

当然,除了这些官员们,还有许多百姓也围在了一旁,毕竟天朝上国的人很少来到日本,都是日本派人去天朝的,因此一个个都怀着几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