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俗甚(第7/8页)

谢允点点头,“朝廷有专门的官邸指派,只是稍远了些,在建春门外璎珞寺那里,离乐陵王府倒很近。”

弥生越发高兴,“那敢情好,往后我可以走动,休沐的时候也不至于无聊了。”

谢允素来疼爱她,但因为不是嫡亲的,总难免忌讳。从前在陈留人口多,一个个眼睛睁得溜圆,没什么都要捕风捉影。现在离了那是非之地,心里反倒轻松起来,坦坦荡荡也不怕人寻衅。她这么说,他自然满口答应:“横竖你掐着时候,得了空到我衙门里来找我也使得。”

弥生道好,再看他,觉得他有些憔悴。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得着佛生的消息,便试探道:“我阿姊也在邺城,阿兄可听说了吗?”

谢允微一怔,忙笑了笑掩饰过去,含糊应道:“我进城那天就得知了,先来瞧的你,回头找机会再去探望她。你见过她了吗?”

“正月底宫里设宴我见着她的,她过得不好。”弥生凄怆道,“同我说了十一殿下的病情,又说他脾气暴躁,佛生很受罪。”她边说边觑他脸色,“阿兄抽空去瞧瞧她吧,我年下还怨她不和家里通书信,现在看来是错怪她了。十一殿下一刻也离不得她,我估摸着她连写信都没有时候。”

谢允扎心扎肺地痛起来,如果她过得好,他自然是没有二话的。可是现状远远没有他期待的那么理想,一些原本和他无关的问题他也大包大揽地归咎于自己,只顾懊恼着当年能力不够,做不到带她远遁天涯。如今她受了那么多苦,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弥生看他不说话,脸色却越发苍白,暗里捏了一把汗,嗫嚅着:“阿兄怎么了?身上不舒服吗?我扶你到我书房里歇会儿。”

他摆摆手,“不必,大约是这两天事情多,忙昏了头。”

弥生心里觉得难过,谢允是那种温暾的性格,没有刚性,语气和声音里都透着儒雅。这样的人受了不公平都闷在肚子里,说不出的可怜又可悲。她忙又添了句:“其实佛生就是琐碎事情多些,十一殿下看病吃药什么的,诸样要她打点。别的也没什么,倒没听说殿下有侍妾或外妇。佛生在王府是当家,地位也蛮牢靠。”

谢允勉强扯了下嘴角,“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康穆王真好福气。”一头说,一头回身把车上的荷叶包拎来交与她,“我知道你爱吃五味脯,今早路过市集,看见有人在卖,便称了点给你尝鲜。这东西原该夏天才有,交春就拿出来,想是陈年的。”

弥生抱个满怀,撕开一角使劲嗅了嗅,眉开眼笑道:“还是六兄记着我,比大兄他们强多了。”

她依旧是小孩子做派,谢允看着她,想起佛生在闺阁时的样子,更加孤凄难言,略打了会儿顿便道:“我得回衙门里去了,手头还有些事没办完。横竖离得近了,我得了空再来看你。”

弥生知道他心里有事,只不说破。送他上了羊车,站在阶下仰脸道:“阿兄自己保重身子,府里不知安置得怎么样,我也不放心,隔两天我和夫子告了假过去看看。”

谢允道好,嘱咐她乖乖听话。拉缰的小子响鞭一挥,小乘的羊蹄踩在青石板上踢踏作响,脖儿上铃声在暖风里悠扬,慢慢去远了。

弥生目送着,直到他过了百尺楼才收回视线。转身正待回太学,一抬头,夫子赫然就在眼前。简直像个门神,站在槛外面无表情盯着她。她最怕他这个样子,过去的敬畏深入骨髓,已然成了习惯。她反射性地头皮一凛,吓得脸色发白。

“做什么?”他眉间阴霾氤氲,朝路口瞥一眼,“是谢允?”

她点点头,“是我六兄。”

他的眼角闪过幽光,“我碰巧听见你说要到他府上去,莫非你想搬出王府?”

弥生呆呆望着他,突然觉得脑仁疼,“夫子误会了,我没有想要搬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