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天启十年元宵(第2/3页)

而到了元宵节这一天,由于朝廷启动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灯会,以及近卫师参与,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烟火表演。整个北京城内的数十万居民齐齐涌入街头,直接造成了接踵摩肩、挥汗如雨的盛景。

而在这整座城市都陷入嘈杂喧哗的夜晚,朝阳门附近的南粤正宗酒楼里,六楼的雅阁上,却是难得的闹中取静的地方。

“哎,真是托了监国殿下的福了,若不是监国殿下,臣等怎么都不可能在元宵节订到南粤正宗的雅阁啊。”

“哈哈哈,姐夫啊,这会儿是家宴,就不要讲什么监国了吧。至于说这里的雅阁难订,嘿,这是我朱家的产业诶。便是我不出面,以姐姐的面子,也是不难订的吧?”

“嗯,这点臣是知道的。朱蕴铿、朱盛淼父子的事迹,六大报都宣传报道过。至于你姐姐嘛,哈哈,大明长公主挑花了眼,找了臣这样的穷丘八,可没有什么牌面咯。”

南粤正宗这座酒楼,经过多年经营后,已经重新翻修了一次:钢筋水泥做柱子,外面装饰以木纹材料。整座酒楼由以前的二层小楼,变成了二十米高的六层建筑。在城东这一片,很有鹤立鸡群之感。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六层的三间雅阁特别难订:风景独好啊。

而此时在这六层雅阁之中一间的,便是朱由校、张嫣,卢象升,朱徽娟两对夫妇了。

“姐姐,姐夫,弟妹敬你们一杯。”

“弟妹是有身孕的人,赶紧坐下,不用多礼。”

“哈哈,是啊。我们这一家子,太皇、由楫、由模这会儿在南洋,皇兄这会应该是在成都过年,太后在宫内和嫂子们在一起,由(木學)在保定有几个案子,由检就更不用说了。哎,这么大一家子,也就咱们四个能够溜出来逛逛元宵节了。”

“说到这个。”卢象升把声音压力了道:“听说信王殿下在淮安处境危险,不知……”

“确实危险。”朱由校面色肃穆地答道:“我已经先请近卫师的李师长和锦衣卫的田尔耕派了一队精锐南下了。想来皇兄那边也会让让东厂加派人手。”

“嗨!大过年的,你们说这些事情干嘛?我们朱家的男人,面对些许困难怎么了?”

“哈哈哈,姐姐说的是。这个,说起来,小弟倒是想问姐姐,你的纺织材料实验室里,那个人造纤维进度如何了?”

“还行,年前刚刚完成了甘蔗渣、木材与棉纱混合后拉丝的实验。新得到纤维质量比纯粹的棉纱粗糙很多,但是胜在成本下降了至少三成,而且保暖效果还算不错。”

“诶,这就很不错了。若是我大明百姓的衣物价格能够普遍下降三成,那姐姐真是造福了万民啊。”

“非止如此。”卢象升接过话头道:“现如今大量百姓抛弃土地进入工厂,蚕桑、棉麻的种植数量都在下降,所以这一方面是纱厂产能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则是原材料产能不足。若是夫人的这项研究能够成功,说不得,我大明的纱厂、成衣厂都会迎来再一次的暴涨。”

“是啊,吃穿住行,人之基本。这些年,北方旱灾一日甚过一日,南方洪涝半点不减,若不是有南洋这个粮仓,我大明虽然不至于饿肚子,但这粮价都没法维持在一块银元两石米的低水平上了。现在,吃的问题解决了,但穿又成了问题……哎,我做监国这两年,觉得比在船厂做工十年都辛苦,也不知道大哥这十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

“大哥就是大哥,昔年父亲去世得早,要不是大哥,我们几个,说不定都活不到现在。”

“姐姐说的极是,来,遥敬大哥一杯。”

两对四人开始频频举杯的时候,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何事?”

哗啦声中,一个侍卫走了进来:“两位殿下,有客人订了隔壁的雅阁,这会想要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