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偏才(第2/3页)

萧彧说:“你做这些需要的支出,皆可去户部找闵大人支取。设若想谋求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去一鸣社发布告征集同好。”

王涓听到这里,赶紧跪地便拜:“谢陛下!”

为了维持自己的爱好,花费颇多,他又没有收入来源,全凭家族荫庇和母亲的嫁妆,受尽了亲族的白眼,都在背地里骂他败家子。

母亲也时常以泪洗面,求他早日务正业,如今皇帝陛下亲自恩准他继续自己的爱好,并且还拨款支持,怎能不激动。

萧彧说:“赶紧起来,我这里不兴跪拜礼。希望早日听到小王先生的好消息。”

若王涓真有本事,将来便给他安排到工部去,倒也适得其所。

王启叔侄离开之后,萧彧琢磨着,要不要以朝廷的名义颁布一个英雄令,重金招募能人异士,没准能找到几个技术达人。

要想提高生产力,必须要进行技术革新才行。

自己知道技术革新的方向在哪儿,但对稍微复杂一点的机械就不懂了,所以还是得集思广益才行。

萧彧从前厅回来,看见裴凛之站在院中,单手挥动着长枪,他见状急忙跑去:“你怎么就耍起枪来了!当心伤口。”

裴凛之停下来:“这两天感觉伤口没那么疼了,想练练功。”

萧彧拿过他手里的长枪,递给吉海:“伤口才刚刚愈合,还没长好呢,别动作太大,当心撕裂。”

裴凛之冲他温柔地笑:“不会的,我有分寸。”

萧彧拉开他的衣襟,看着腰腹上缠着的绷带没有血迹,这才放下心来。

“我说了没事吧。”裴凛之说,“我想快点恢复起来,待新兵征上来,就该去练兵了。”

“练新兵应该是校尉们的事,你堂堂上将军,还需要亲自去吗。”

“那我也该去看看,不能老躺在家中。”虽然躺在家中能够天天守着萧彧,但看萧彧这么忙,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就觉得对不住他。

萧彧说:“你现在伤好多了,我们下午出去走走吧,杂交稻可以收了,去城外看看。”

“好。”

提到杂交稻,萧彧就无比欣慰:“晚稻再播种一季,明年春天差不多就能在崖州和广州大部分地方播种杂交稻了。就算每亩地增产三五十斤,那也相当不得了哇。等棉花也推广开来,百姓的温饱就都解决了。他们才有精力去考虑穿好吃好的事,才有更多其他的需求,商业才能发展起来。有了商业,就有了税收,国库就能充盈起来。”

裴凛之注视着他,听他规划着美好的蓝图,听到最后,他笑了起来:“然后呢?”

萧彧说:“然后啊,然后组建军队,挥师北上,一统天下。让天下百姓都吃饱穿暖,人间太平,再无战事。”

虽然到最后,所有的太平都会被打破,战祸会再起,那也不是自己会看到的。他只愿有生之年,能够得见天下太平,海清河晏,便已足够。

裴凛之笃定地说:“一定会有那一天的。那一天到来之后,你想做什么?”

“我想纵马天地间,去丈量神州的每一寸土地。”萧彧说到这里自嘲地笑笑,“不过这样的愿望比较奢侈吧,所以还是在宫中弄几亩地,种种地得了。”

裴凛之有些心疼地搂着他的肩,这个愿望也太渺小了:“不管去哪儿,我都陪着你。”

萧彧微笑着点头:“好。”

此时,有埙声传过来,断断续续的,气息不稳。萧彧听了片刻,抬脚朝向阳房间走去,果然是他在吹埙:“向阳,你感觉可好些了?”

向阳放下埙:“陛下,我已经好多了。”他的失语症已经好了,就是声音还有些怪异,不如原来的清亮。

萧彧说:“你大病初愈,还是不要吹埙了,要好好静养。埙声太悲切,不适合病人听。”

向阳垂下眼帘:“好。我就是躺久了难受,想找点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