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北征(第2/3页)

江州所辖范围非常宽,自湘州以东直到东海,都属于江州范围,江州山多地少,故而人也不多,又属于安国腹地,所以驻兵很少。

出了大庾岭,裴凛之率领的四万征北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以极少的损耗便一举攻下了江州最难边的南康郡。

征北军继续北上,出南康郡不久,萧繇便率领一支万人的队伍朝西北方向的湘州进军。

裴凛之率余下的三万兵力继续北上,攻打江州府州府所在地豫章郡,活捉了江州刺史荀畅。

与此同时,萧繇率兵抵达了湘州州府所在地长沙郡,当初萧繇在长沙受到了长沙刺史杨驰的围追堵截,如今他率领一万精兵前来,攻下了只有五千驻军的长沙,并且亲自射杀了杨驰,报了当初被追杀之仇。

捷报传来,萧彧很快就安排从各地提拔上来的官吏北上,去接管江州与湘州,带去了棉花种子与杂交稻种。这个时间正值春播,如果去得快,还能赶上这两地的春播。

江州与湘州北部都有一个大湖泊,冲积平原沃野千里,经营得好,将会成为天下粮仓。

萧祎一直都提防着南边的军队从晋安郡杀过来,所以在晋安郡以北东扬州的永嘉郡驻重兵防守,未料萧彧竟然自大庾岭直接打通了通道,直捣安国的腹地。

他一时间有些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在探知军情之后,赶紧调集东扬州与荆州等地的军队向江州与湘州集合。

与此同时,他还调集了五万水师,从建业出发,逆风南下,直奔番禺,准备来一招围魏救赵。

番禺城内,萧彧坐在书房中,看着一封密报,对闵翀说:“萧祎真派水师朝我们杀来了。”

闵翀挑挑眉:“来得正好,正等着他呢。等他们进了珠江,我们就关门打狗。”

这一次留守番禺的是闵翀和关山,除了留下看守俘虏的将士,崖州派出了所有的军队。交州也留了一万将士镇守南越,其余的都派了出来。

倒不担心交州北面的宁州趁机来捣乱,因为宁州地处偏远,建业对宁州的控制力近乎为零,传达一次消息快马加鞭都需要月余。而且宁州山高人少,穷困不堪,不可能有能力出兵交州。

崖州与交州的将士由关山统领,超过了两万,准备在海上作战,这两地由于临海或者就在海上,都是同时进行水陆训练的。

番禺城内则驻扎着一万五千将士,由闵翀统领,准备对抗安国水师。

萧彧说:“根据密报,安国的水师数量应该不少,人数恐在我们之上。”

“无妨,人数越多并非越有利,珠江只有这么宽,上游河道也被我用船只堵住了,码头也被我们用小船堵满了,上岸都不太方便,退路又被关山封死了,我们也许可以炮制一下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说不定历史上还会留下番禺之战这场伟大的战役呢。”闵翀还有心思开玩笑。

萧彧说:“那就拜托诸位爱卿了。”

闵翀叹息:“要是咱们有足够的兵力,可以从晋安郡出发,直接杀往永嘉,直捣建业城,吓得萧祎屁滚尿流。”

萧彧笑道:“我们辖内总共才二百万人左右,就已经有十多万兵力了。这对百姓来说已经是个沉重的负担。”

“是啊。还是人口不够,多种粮食和棉花,让百姓多生孩子。这样才能解决兵力不足的情况。”闵翀说。

萧彧又笑了:“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一个孩子长到能上战场,需要十几年呢。”

“以后还会用上,比如北边的东戎西戎。”闵翀倒是很乐观。

说到这个,萧彧又笑不出来了:“凛之目前还在江州等待与萧繇会和,腾云认为萧祎会派多少人前来?”

闵翀皱起眉头:“这个还不太确定,雍州刺史是薛钊,他的三万兵力应该不会响应萧祎的号召前来。梁州有五万兵力,需要防御西戎,最多也只能调动两万。荆州倒是没什么后顾之忧,那边驻守的两万兵力应该会全部前来。豫州也需要提防东戎,不知道会不会抽调过来,兖州肯定不会动了,一是太远,二是要为建业城挡住北下的东戎人,再加上东扬州抽调的两万兵力。益州的兵不知道会不会调过来。保守估计,会有六至七万兵力来攻打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