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赵贞吉游记(第2/3页)

朝廷明令禁止出口的铁器,也在朝鲜随处可见,朝鲜贵族的私兵,竟然用上了大明的燧发火铳,反而是朝鲜国王的亲兵还在用长矛!

另外,朝鲜饥民遍地,无数失地农民被送去挖矿,所得矿产又一股脑卖给大明海商。

矿山也容不了那么多饥民,因此大量朝鲜百姓出海谋生,而且前往殷洲的占到一半以上。因为南洋嫌弃他们不懂汉语,而殷洲却顾不得那么许多——朝鲜人总比土著更好归化,相比土著女子,殷洲汉人也更愿娶朝鲜女子为妻。

于是又诞生了人口贸易,朝鲜的一些地方豪强,专门贩卖朝鲜妇女去殷洲。

赵贞吉以为朝鲜已经很惨了,但当他来到日本之后,发现朝鲜百姓过得至少还算人。

日本仿若地狱!

朝鲜的一切症状,虽然日本都有,但朝鲜至少没有战争。

最有可能统一日本的大内氏,在大内义隆遇刺后一分为八。这八个小领主,被大明海商和东洋水师分别控制,用矿产、粮食和女人换取枪炮,彼此之间互相攻伐。

东洋水师和大明海商,已经渐渐摸索出一套玩法。

继大内义隆遇刺之后,岛津贵久也遭到刺杀,岛津氏遂一分为三,被不同的大明势力所控制。

这种模式,从日本的四国、近畿地区,一直蔓延到关东和东北。

就算不打仗的藩国,也被大明商贾刻意挑起矛盾,整个日本陷入无休无止的战争当中。一旦发现谁势力壮大,要么遭到围攻,要么遇刺身亡,日本已经变成大明商贾和东洋水师的游乐场。

在大量底层百姓饿死的同时,日本上层社会,又竞相追逐享受,大明奢侈品总是受到追捧。

为了求生,日本妇女大量沦为娼妓。底层武士和浪人,多被海商雇佣当打手,因为他们战斗力强且听话,而且工资还可以给得很低。

朝鲜和日本之行,让赵贞吉感到很困惑,倒不是他有多圣母,而是有些东西确实违反人性。

离开日本,前往琉球。

赵贞吉彻底无语了,东洋水师不仅在日本搞事,竟然悄无声息的把琉球国给灭了。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当中,列出了一堆不征之国,琉球的排名仅次于朝鲜和日本。不征之国如下:朝鲜、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西洋、爪哇……

好吧,朱棣就率先违反祖训,把安南给变成交趾省。

占城国也早被南洋水师灭掉,同样没有得到朝廷许可,而且如今已并入交趾布政司。东洋水师此举,不过是在仿效南洋水师而已。

赵贞吉悄悄写信给老友,几个月后满朝皆知此事。

东洋水师提督被撤换,其他一切照旧,大明还在琉球设县,派遣一个文官去做县令。

离开琉球,前往吕宋。

赵贞吉惊讶发现,吕宋汉人生活富庶,人均拥有土地100亩以上。就连小孩子,无论男女,只要能活到十五岁不夭折,在官府登记便能分得50亩地,二十岁之后又能分得50亩地。

并且,吕宋的田赋很低,仅为大明的一半。对汉人来说,这里仿佛人间天堂,除了兵役之外,汉人不用服任何徭役。

不过嘛,吕宋对商贾征重税,特别是香料等货物!

在玳瑁城郊外乡村游玩时,赵贞吉发现一大群背着书包的孩童。

他问一老农:“吕宋的教化这般兴盛吗?小小一个村落,竟有数十孩童读书,连女娃娃都背着书包。”

老农笑道:“王法压着咧,不论男娃女娃,只要满了七岁,就得送去学校读书,至少要学三年学问。国主说了,谁家的孩童不读书,成年之后就不能分地。十五岁分50亩,二十岁再分50亩,那可是100亩地,要是不读书就没得分,那可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