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6/8页)

她看着四周的环境,并不开口。

而此时,看台上已经议论纷纷。

“为什么不动啊。”

“一共两分钟别迟了吧。”

“赵长缨在想什么?”

“她是不是黔驴技穷没办法了?”

就这时候,赵长缨似乎终于等到了她要的条件,扭头对王晓茹说,“最快速度,东偏北20度两指。”

王晓茹还着急呢,哪里想到赵长缨突然吩咐了,这会儿时间紧急,她干脆直接就小跑过去。

这动作也让不少观众哗然,这算什么?

可这还是轻的,因为王晓茹到了那儿,连喘息都没有,几乎立刻抽箭举弓,速度竟然跟赵长缨有的一比,在大家没缓过神来的时候,她的箭就已经出发了。

顿时,所有的议论都消失了。

大家认为赵长缨不行,不是觉得她在大雨中射不出十环,而是认为她在大雨中无法克服环境困难,指导其他两人射出十环。

那么所有的猜测,结果就在这一箭中。

无人机的镜头立刻跟了过去。

王晓茹的箭跟齐欢她们的箭起码在空中运行的时候,是没有区别的。

速度差不多,力量差不多,连溅起的雨滴也差不多。

大家看了一眼后,盯住的只有一个镜头——箭靶!

那上面,只有一支赵长缨射入最中心点的箭。

会差多少?

九环?那就是不错了。

八环?也不是没可能。

七环六环别看夸张,可在奥运会的决赛中,因为大雨也是出现过的。

到底是多少呢?!

终于,那支箭出现在一直对着靶心的摄像头中,人们看着它陡然入镜,然后毫不犹豫的插在了赵长缨那支箭的旁边!

十环!

竟然是十环!

所有人都愣了!

然后所有人都被李军的吼声给震醒了!

“十环!十环!那是十环!”

“赵长缨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居然指导王晓茹射出了十环!”

“天哪,你们知道这难度有多大吗?我之前专门做了功课,风向,雨速,雨滴的大小,雨的密度等等,这些都要考虑,请问她怎么判断出来的?”

“这怎么可能?我从事这个行业二十年了,解说过无数场比赛,但我现在必须说一句,这是见过的最神的画面,我无法想象赵长缨是怎么做到的,这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他吼完了,终于想到了旁边还有人,扭头对郑业成说道,“郑教练,您解惑吧,我相信,所有的观众此时都是一头雾水,虽然赵长缨很厉害,但没有人能想到,她做得到。她怎么做到的?”

郑业成被震得耳朵疼,摸了摸耳朵后才说,“你太激动了,其实我也不能肯定,但我观察到画面中她的动作。你们没有发现吗?赵长缨在北江射箭的时候,一直在观察每个队员的动作,和撒放时的环境。我认为她在找参照物。”

这个说法一出,李军首先不信:“参照物?”

而看直播的观众也只有一个反应:参照物怎么找?大雨中,她站在别人身后,通过动作和大屏幕能找到参照物?这不是开玩笑吗?

可郑业成说的非常肯定,“对的,这肯定中间做了大量的准备,譬如研究透北江三位选手的所有特点,对他们的发挥了如指掌,知道在什么样的动作下,她们的箭会大致落在什么位置。”

“同时,她还在看撒放时的风向,在观察水坑中雨滴落下的速度和密度,当然,还有她自己的体感。”

李军都听蒙了,“这些是可以做到的吗?”

郑业成点头,“对的,她无法决定环境,但可以通过别人知道,什么样的环境会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所以,你看她自己撒放的时候,是有等待的。而王晓茹的撒放,也是等待后匆忙射出的。”

“当然,这不是全部,只是第一条参照线环境。”郑业成接着说,“你们可以发现,她的箭速度放缓了,这应该是她有意而为之,她要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跟普通人差不多速度的箭会需要怎样的角度力度才能射到最中心点,这是她用自己的箭做出的另一条参照线。两条参照线下,她最终找到了那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