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3/4页)

当真是喜从天降。

大乾的爵位,公侯伯都是超品,子爵便是正一品,一个四品都骑卫的虚爵委实算不得什么,但比起做个平民百姓,却又是天壤之别。

贾政亦是想到此节,激动不已:先时的贾珠,如今的宝玉、贾环,他为何朝死里逼他们读书?不就是因为自己身上并无爵位承袭,如不好生读书,日后何来前程可言?

太上皇陛下,当真是皇恩浩荡啊!

想当初,他也是蒙太上皇恩典,才能入朝为官,如今宝玉又得此殊恩……

“臣妇……接旨……”贾母已是老泪纵横:“谢恩!”

宣海合了圣旨,贾母膝行两步,托起双手去接,宣海却没有给的意思,侧身将圣旨放在身侧小太监捧着的托盘上,笑容亲切:“老夫人不急,不急……这儿还有一份呢,待咱家一并宣读完,再接不迟。”

贾母明显愣了下,重新跪伏在地。

第二份圣旨自然是给贾玩,或者说给宁国府的。

依旧是赏,原因除了先宁国公的功绩外,另有他的救驾之功。

昨天他没能抓住刺客,被乾帝踹了一脚,骂了一句废物,今天太上皇的赏赐却来了,赏的是他驱退刺客,救驾有功——同一件事儿,偏一赏一罚,让人不得不多想。

一连串的赏赐且不提,爵位上贾玩升了三等,惜春得了个乡君的封号,最后才是压轴戏:封贾玩为侍卫副统领,领外班侍卫。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官职和爵位不同,三岁孩子便能袭爵,京城里超品的爵爷都数不胜数,更别提其他,可上了三品的官儿有几个?贾玩十六岁稚龄便官居三品,已是世间罕见,若非大内侍卫的特殊性,加上他确实武功高强,朝中早便闹翻天了,如今太上皇竟还要升他为正二品的侍卫副统领!

他才多大?

宣海将圣旨一合,递了过来,笑道:“贾大人,快接旨吧!”

贾玩没有说话。

宣海等了一阵,见他依旧没有反应,又道:“贾大人?”

跪在贾玩身侧的贾赦只当他欢喜傻了,低声催促道:“玩哥儿你发什么楞呢?快点接旨啊!”

贾玩回头看了眼,只见身后大大小小几十双眼睛殷殷的看他他,便是一惯自持的贾政,眼中都露出期盼之色。一门四爵,十六岁的二品大员,这是多大的荣耀?他们贾家重回昔日的门庭若市、风光无限,就在眼前,就在今日!

贾玩叹了口气,道:“还请公公代为转呈太上皇陛下,臣贾玩,自知年少鲁莽、不学无术,实不能担此重任,还请太上皇陛下收回成命。”

话一出口,贾府等人顿时懵了,好一阵贾赦才压低声音喝道:“贾玩!你疯了!”

宣海笑笑,道:“贾大人太过谦了,所谓有志不在年高,贾大人有勇有谋,为大乾数次立下大功,太上皇都是看在眼里的,贾大人只管受了就是。”

贾玩平静道:“太上皇隆恩,下官不胜惶恐,只是副统领之位,实不敢受……德不配位,必有殃灾,这圣旨,还请公公收回去吧!”

宣海笑容一凝,声音也淡了,道:“贾大人,这德配不配位……”

他抱拳朝某个方向拱了拱手,道:“可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贾大人这话,莫不是觉得陛下识人不明?”

声音到最后,终究带上了宫里人独有的尖利,语气森然,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贾政等人听得心惊肉跳,见贾玩还要开口,忙低声劝道:“逸之若不敢受此高位,也不妨先接了圣旨,再向太上皇请辞不晚。”

贾赦亦道:“正是这个理儿,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无论怎么样,也应该先接了旨再说,否则岂不是对陛下不敬?”

贾琏等人也纷纷开口,贾蓉嘴巴动了动,终究碍于贾玩的积威,没敢参合进来,只眼巴巴的看他贾玩,祈求他这位小叔叔别一时冲动,给家里招来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