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2/5页)

她故意拖着语调,说完最后一句。

这会儿沈绛的羞耻心似乎被消化了干净,又重新成了那个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我想我就敢做的三姑娘,她微抬下巴:“方才三公子就告诉我了,皇上已经答应为我们指婚。”

此一言出,当真是石破天惊。

沈殊音大喜:“真的?皇上当真答应了?”

瞧着沈殊音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沈绛小脸一耷拉:“大姐姐,你到底是有多盼着我嫁出去?”

沈殊音忍不住双手合十,“待过些日子,阿娘的忌日,我也总算可以对阿娘有交代了。”

阿娘临终前,叮嘱沈殊音,一定要照顾好妹妹。

她说他们对妹妹亏欠良多。

这么多年来,沈殊音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沈绛能够平安长大,姻缘美满。

沈绛听到她提起阿娘,忍不住问道:“大姐姐,当初阿娘生我的时候,是什么场景,你还记得吗?”

她这是有意而问,虽然她知道与卫楚岚并无关系,可还是想从大姐姐口中,再一次肯定。

沈殊音笑了下:“怎么突然问起这个问题?”

“就是想知道嘛,”沈绛抱着她的手臂,轻轻撒娇。

沈殊音点了点头,想了下:“阿娘那时候回了衢州,也带着我一起,我只有四岁。所以阿娘生产时,嬷嬷带着我在外面,说产房乃是血光之地,不让我靠近。”

“所以大姐姐,你看见我出生了吗?”

沈殊音被她这个问题问笑了,她说:“当然啦,你那时候小小一团,软软的,白白的。”

白白的、软软的。

沈绛笑了下,却又升起一个疑惑:“可是大姐姐不是才四岁,便已能记得这么清楚?”

“倒也只是个模糊的印象嘛,只知道阿娘生了小妹妹,嬷嬷说小妹妹可漂亮、可乖巧了,”沈殊音如实说。

沈绛又问:“这个嬷嬷是大姐姐的奶嬷嬷吗?我怎么没在府上瞧见她?”

沈殊音:“她年纪大了嘛,我成亲的第二年就让她出府荣养了,去年她又来与我说,想要回老家,落叶归根。”

年岁大的人,总是对故土有着说不出的眷念。

沈殊音虽然舍不得嬷嬷,却还是给了一大笔银子,让她回去好好安顿晚年。

“嬷嬷老家在何处?大姐姐你知道吗?”沈绛似乎想要追根到底。

她这么一连串问下来,沈殊音有些惊讶:“你怎么今天对自己小时候的事情这么感兴趣?你该不会是还怨着爹娘,打小把你放在衢州吧?”

除了这个理由,沈殊音想不出别的。

她伸手抚了抚摸沈绛的后背:“其实阿娘后来也很后悔,一直还跟我说,想要接你回来。可是她好像又很顾忌那位大师的话,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直到阿娘的身子熬不住,带着沈殊音回了衢州。

反而在阿娘离世前,又特地叮嘱沈殊音一次,不等沈绛成亲,不要让她回京。

因为这是阿娘的临终遗言,沈绛也亲耳听到。

她只能遵循阿娘的叮嘱。

沈绛摇头,她只是在心底觉得自己实在好笑,明明她有父有母,就连大姐姐都清楚记得她出生时的情形,可见她跟卫家确实没关系。

只是那两人接二连三的发现,她所用的刀法乃是卫家刀。

先生又曾让她发誓,不许她在人前显露出自己会武。

先前她还一直以为先生是顾念,她是个女子,身上有功夫,难免是会让人觉得与礼教不合。可现在想想,她的先生又岂是那等被礼教约束的人。

若是先生真的在乎礼教,又岂会教她一个女儿家,文韬武略,兵法布阵。

沈绛不管怎么想,都想不通这其中的关节。

她做事一向谨慎的很,特别是梦中的那些预示,让她不得不堤防着未来形势的扭转更迭。

既然大姐姐身边有个老嬷嬷,曾亲眼见过她出生,她决定还是派人去寻这位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