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4/6页)

宫门口传来的喊杀声,隐隐传至大殿。

方才还金碧辉煌的殿阁高堂,此时压抑的几乎绝望。

沈绛一直冷眼望着前方,她周围坐着的皆是贵女,有些胆小的已经以袖掩面,小声哭了起来。

坐在沈绛身侧的沈殊音也是浑身颤抖,没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不害怕。

反而是沈绛,轻拍沈殊音的手掌,轻声一笑:“大姐姐,别怕。”

太子作乱,或许早已经出现在她的梦境中,如今成了真,她竟也没丝毫惧怕。

突然殿中有一个宗亲跑出,跪在地上高呼:“皇上,端王在朝中培养党羽,在扬州大肆敛财,残害如此无辜百姓性命。还请皇上大局为重,下旨惩处端王。”

不知此人是太子之人,还是单单只是怕死而已。

但是有了出头鸟,旁人再说话便也容易。

又是几个朝臣起身,跪在地上:“端王之罪,罪无可赦,请皇上下旨惩处端王。”

众人都怕皇上若是不答应太子的要求,太子便会大开杀戒,到时候谁都跑不了。

到时候谁都跑不了。

倒不如趁着现在,太子尚还有理性,一块请求皇上下旨严惩端王。

反正端王之罪,铁证如山,倒也不是冤枉了他。

郢王紧皱着眉头,左右望着,似乎正在犹豫。

他若是跟着一块请命,这岂不是在逼着皇兄对自己的儿子下手。虽然端王确实有罪,可这时候众朝臣站在太子这头,帮着一块逼迫皇上。

若是太子未能登基,到时候皇上秋后算账。

全都是一笔烂账。

他犹豫间,望向身侧的谢珣,就见他居然在此时还端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口。

冲着自己轻摇了摇头。

郢王一怔,却还是按捺住了站起来的冲动。

谢珣冷眼望着殿内局势,外面太子的人马与皇上的人还没分出胜负,殿内的这把火也烧的不够旺。

直到皇帝看向他,突然点道:“程婴,朕命你亲自主审扬州案,你来说,此事究竟与端王有没有关系。”

先前谢珣几次将扬州案递交御前,都被皇上打了回来。

他就是希望,从谢珣这里,将扬州案与端王脱了关系。

终于他缓缓起身,撩起长袍,跪地道:“陛下,此案乃是微臣主审,因太后千秋在即,案件一推再推。但是此案缘由早已经查清。”

“确实与端王有莫大关系。”

谢珣清冷的声音,几乎是将本就站在悬崖边的端王,再次推了一把。

端王望着他,咬牙:“谢程婴,你害本王。”

谢珣毫不畏惧的望向他,冷声道:“殿下,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永隆帝无力退了一步,显然大势已去,他保不住这个儿子了。

纵然他有私心,可是逼迫他杀自己的亲生儿子。

这让习惯了执掌大权的帝王,几近恼羞成怒。

可是殿内众人都在望着他,若是他还不能当机立断,太子‘清君侧’的旗号可就是彻底名正言顺了。

永隆帝终于下定决心,他环顾四周,厉声开口。

“皇三子谢昱瑾,邪僻是蹈,结党营私,疏远正人,亲昵群小,深负皇恩,今削去亲王爵位,夺端王封号,贬为庶民,交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

永隆帝到底还是没一退到底。

如今他这么做,已不仅仅是维护端王,而是维护自己作为帝王的最后一丝尊严。

“父皇,都察院已将此案彻查到底,既然父皇舍不得动手,那儿臣便代劳了。”太子连举兵造反的事情都干了。

此刻哪里还再想留端王一条命。

他恨端王入骨,恨他设计害了尚宝清的一条性命,更恨他这么多年来,纠结党羽,对自己步步紧逼。

若不是端王,他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太子大呵一声:“拿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