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5/8页)

这人伤得挺严重,看着也挺可怜,可是,伏传也不能做主让他去住隔壁。

隔壁的屋子也不独是伏传一个人的,大师兄还要住着呢。

他回屋翻了一套被褥,据说是许娘子的陪嫁,是有些陈旧,好歹还算干净。回到书房之后,把几个大箱子拼在一起,铺上被褥,好歹也是张床。伏传如今虽是穿着草娘的皮囊,可平素起居都是谢青鹤的品味,收拾起来各处干净妥帖,还拿驱蚊草烧了一圈,才请人去休息。

“可以了。客人这边休息吧。”伏传说道。

这就不是乡野村人的标准了。不说车夫看得心里舒坦,韩琳躺了上去,也觉得惬意了不少。

恰好灶上还有炖好的鸡汤,想着大师兄也喝不完,伏传又给韩琳舀了一盅来。

那自然是韩琳一小碗,大师兄一大碗。

架不住什么东西都是小的看着金贵。他拿个小碗装好送过来,韩琳看着还觉得挺讲究。

这边安置好了,汤也喝了,伏传才去对门看苏梧友。那请来的大夫正在冒汗。因为苏梧友一直在昏迷,这症候看着就很吓人,偏偏看了腿伤,看了脉象,又没有那么吓人。为什么会昏迷呢?

谢青鹤催大夫把苏梧友的腿伤处置了,免得日后瘸腿。

那大夫一边给上夹板,一边还在困惑,为什么会昏迷呢?

夹板上好了,谢青鹤又催大夫开些口服的汤药。

那大夫终于生气了:“你这小子,只管催促。你爹这症候凶险!无辜昏迷岂是什么不紧要的毛病?我来问你,你爹可是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最近有什么反常的起居习惯?”

谢青鹤只好一问三不知。苏梧友这人比较自私,有时候会自己出去吃好的,若是剩下一口,就用油纸荷叶包回来给苏时景,若是不剩下什么,就让苏时景自己在家吃点咸菜蒸饼。

昨日苏梧友出去买草娘,在外边吃喝什么,谢青鹤是真的不知道。

——反正回家之后,他就没给苏梧友吃过东西了。

这大夫尽心尽力,在苏梧友身边又是听息又是摸脉,折腾了大半天,才写了个方子出来。

谢青鹤将方子收在手里,并不着急去取药。这就是麻烦之处了。把大夫带到乡下看了病,可乡下并没有药房,想要取药又得去一趟县里。那大夫就数落谢青鹤,为什么不把病人送到县里去呢?你家不是有马车吗?一来一回多耽误事呢?还要出车马费,不便宜啊,你说是吧?

谢青鹤心领神会,马上就把剩下一半出诊费给交清了,又到书房唤人:“阿福管家,劳您送李大夫回城去。”

阿福回头去看韩琳,万分不想离开。

韩琳却摇摇头,吩咐道:“你去吧。我在这儿,没关系。”

道理都是明摆着的。如果谢青鹤要对韩琳不利,不救他就是了,何必非要带到乡下来谋害?

阿福对伏传几次作揖,拜托他照顾好自家小主人。指望谢青鹤是不可能了,也就是伏传看着心软也会照顾人。伏传点点头,说:“你放心,我照顾他。”

待阿福赶着马车,带走了大夫和药童,韩琳就看见伏传去扑谢青鹤的背:“大……瓦郎!”

谢青鹤无奈地背着他,问道:“又顽皮。”

“我今日炖了鸡汤,你饿不饿啊?我给你下面条吃。”

“嗯,有些饿了。”

……

听着两个小孩清脆的声音,韩琳浑身发冷,渐渐地失去了知觉。

谢青鹤与伏传都在灶屋里。

谢青鹤吃着伏传煮的大碗鸡汤面,配菜是两只鸡翅一条鸡腿,外加一大碗鸡皮。

这么一碗“丰盛”的面条,搁从前或许要腻死。但是,苏时景平时也就是能吃饱,哪能吃得很好?谢青鹤尝了两口,居然也吃得前所未有的香甜。

伏传已经刷了锅,拿出一个瓦罐,照着谢青鹤的指点,给韩琳熬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