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4/8页)

伏传毕竟经历得少,与他交朋友的也都是同辈中的佼佼者,他是真没见过多少笨蛋。

连周家四口也是被谢青鹤精心挑选过的,修行天资都很不错。

所以,伏传是真的没有考虑过,他教了真本,别人能不能学会的问题。

被谢青鹤问了一句之后,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可能不对。这些人八成学不会啊。想了想,他就把笔墨纸砚收了起来。

谢青鹤又看不懂了:“不学了?”

伏传摇头:“不学了。反正他们也学不会。明日我就去告诉他们,什么是真的。”

谢青鹤:“?”

“不要钱的都是真的,要钱的都是假的。要大价钱的绝对是假的。”伏传斩钉截铁地说。

谢青鹤心想,你这样会砸同道饭碗的。转念又想,真正靠法金供养的同道也不会来贫民街巷打转,肯定是吃富贵人家的供养。来这地方搜刮贫家钱财的,多半都是招摇撞骗的骗子。

这样一想,伏传的防骗法虽然简单粗暴,却也有效。

谢青鹤便点点头,没有阻止。

吃过晚饭之后,谢青鹤会在院子里讲一讲医书药理。

原本只有大郎二郎来听,三娘闲着没事,就抱着针线簸箩,一边听一边做绣活儿。

最开始讲得浅显的时候,伏传就自己去做晚课修行。渐渐地,谢青鹤讲得深了,伏传也有许多不大踏实的地方,也搬个椅子到院子里坐着听。

谢青鹤讲课从来不查问功课,听了多少,会了多少,他是不管的。

大郎二郎都很紧张,得亏大郎记性好,谢青鹤讲得也不多,每天只讲一点就结束。

哪晓得等伏传开始听讲之后,谢青鹤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每天讲课之前,先问昨天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啊?偶尔还要抽查一下——当然,只问伏传,从来没问过大郎和二郎。隔三差五的,还会布置功课,今日安排了本子,明日就得交。

伏传本来是打着随便听一点儿的主意,他对医术没什么兴趣,反正不是有大师兄在么?

结果大师兄居然要查堂!搞得伏传半点不敢懈怠,每天听讲都把耳朵竖起,只怕有一句话没听着,恰好就被大师兄抽考……那可太吓人了。

就这么强行教学了大半年,伏传本就有修行的底子,居然就能勉强出师给人开方子了。

他学得最好的就是针刺。

人全身的穴位是有数的,哪些穴位管哪些地方、与什么病症相关,谢青鹤跟他讲一遍就记住了。何况他本身就是入了道的修士,既了解人体的气行状况,在施针的轻重上也无比精准娴熟。

被谢青鹤抓着填了大半年,这一手针刺的功夫,比许多几十年的老大夫还强悍。

“我这皮囊不行。若论施针的功夫,是我不及你。”谢青鹤也向他认输。

在京城住了大半年,过了一个中秋,又过了一个春节,苏时景十岁了,草娘十二岁。这大半年生活平静,吃喝不愁,营养跟上之后,正在发育中的伏传猛地蹿了个子,正经有了少女模样。

苏时景就不同了。不管谢青鹤怎么努力,这人资质巨差,身体还不怎么好。

伏传噌地长高长大,已经比谢青鹤高出了一个头。

谢青鹤从前都是独自入魔,挑选的皮囊再糟烂,他自己也没什么感觉,无非修行而已。

这回他是真的受了些冲击。

小师弟的皮囊资质奇高,长得高挑清秀,在小师弟跟前,自己就跟个矮豆角似的。

偏偏小师弟还喜欢搂着亲亲啃啃。刚开始两人差不多高,后来小师弟就要低头亲,再后来小师弟搂着自己的腰,差点把自己提起来亲……

不得已在小师弟跟前踮起脚的瞬间,谢青鹤心情特别复杂。

谢青鹤知道,这是苏时景还没到长个儿的时候。再过三五年,苏时景也会拉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