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3/8页)

叶梅感激地说:“余……同志,不管成不成,你都是咱们知青的大恩人,我们都打从心眼里感谢你一直以来的照顾。”

“不用客气,你们也未养殖场做了很多贡献,这都是大家应得的。如今时间紧迫,咱们也不说这些谢来谢去的话了,大家都回去,按照计划行事吧,尽快将这个事情确定下来。”余思雅笑着打断了他们没完没了的感谢。

送走了知青,余思雅先去找了清河村的苗支书。

“哟,什么风今天把余厂长吹到我这儿来了啊。”苗支书看到余思雅挺稀奇的。

余思雅赶紧摆手:“苗支书,我现在可不是厂长了,再这么叫不合适,就叫我余同志吧。今天来是想跟苗支书商量个事。”

清河村是跟着养殖场发展起来的第一个村子,也是沾光最多的村子,苗支书对余思雅自然挺有好感的,尤其是听说现在养殖场发展不顺,他心里给更是多了一层计较。

因而对余思雅也客客气气的:“什么事,余同志,你尽管说。”

余思雅便笑道:“苗支书,今天广播里不是宣布了恢复高考吗?我看村子里知青们都很亢奋,大部分人都准备参加高考,可这都放下书本好些年了,而高考就定在一个多月后,所以我想请苗支书允许他们在高考前这段时间不上工或者少上工。”

“这……这恐怕不合适吧。”苗支书有点犹豫,还没听说过这样的先例呢,知识分子下乡是干什么的,就是参加劳动的,这一个多月不上工,传出去像什么话。苗支书怕给自己惹麻烦,不大乐意。

余思雅笑道:“这有什么不合适的,苗支书,你要怕社员们有意见,可以这样安排,允许知青们上午上工,下午自己安排。上工就给他们记工分,不上工就没有工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样也没占村里,没占社员们的便宜。即便说出去,也没人能指摘苗支书你有什么办得不合适的。除了咱们清河村,我还准备找余家村、小岭村……这几个村子的支书和大队长谈谈这事。恢复高考是国家新出的政策,咱们基层干部这么做,也是相应国家政策有什么错?苗支书,你说是不是?”

苗支书还是有点拿不定主意:“要不咱们一起去找王书记汇报一下?”

余思雅叹了口气,意味深长地看着苗支书:“你觉得我们现在拿这种小事去麻烦王书记合适吗?”

也是,谁不知道王书记现在为了养殖场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多半是不想见余思雅这个很成功,声望又高的前厂长的。

见苗支书不说话,余思雅又动之以情:“苗支书,这些年轻人十几岁就背井离乡,孤零零地到咱们这儿也不容易,现在总算看到了正大光明回城的希望,咱们多支持支持,他们肯定会感激你的。以后这些人要有了出息,念着咱们村的好,要是真有事找上门,对方也能帮个忙。与人为善也是予己为善,必有福报,举手之劳的事,咱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苗支书觉得挺有道理的,加上有意想卖余思雅一个好,终于点头答应了:“好吧,看在余同志你的面子上,我就放他们半天假,让他们有空好好复习,也希望他们都能考上大学,给咱们清河村争光。”

“苗支书,你可真是太好了,大家一定感念你的恩德,我先替大家谢谢你,你可真是咱们一心为民的好干部。”余思雅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好话不要钱的往苗支书头上砸,砸得苗支书心里也舒畅,感觉自己干了老大一件好事。

有了苗支书带头,接下来几个大队的干部就更好说话了,当天,余思雅就说服了他们。大家一致同意,到高考这段时间,知青和村里的初高中生,凡是想参加高考的,每天只用上半天工,下午留给大家复习,没上工的日子就没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