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5/8页)

“直到余厂长办了养殖场,招工送我去运输队学习开车子,考驾照,我才有了现在的工作,在厂子里开汽车,挣的钱也够养一家老小了。厂子和余厂长说是我的再生父母也不为过,也是我们很多知青的再生父母。我们知青干农活大部分都不如经验丰富的老农们,挣的工分也不多,是余厂长给了我们工作的机会。我们养殖场才建立起来两年,就在本公社招了二三十名知青,还有一部分知青来做临时工,帮厂里拉单子拿提成,这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知青的生活!”

“不光如此,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后,余厂长还挨个找大队的干部,恳请他们让咱们下午不上工,腾出时间在家里好好复习,为此余厂长还把她买的书都拿了出来,跟我们大家分享。要是我们公社的知青能考上大学,第一个感谢的就是余厂长!”

市民很多都是感性的,听到这话,不由得跟着感叹:“哎呀,你们厂长可真是个好人啊。”

“小伙子,别哭了,只要你们能改,咱们就原谅你们,这些也别烧了,咱们给你们买了。”

“是啊,你别哭了,哭得咱心疼,我也想起我们家下乡的老二老三了!”

……

潘永康又抱了一捧货丢进火桶里,抹了把眼泪:“我们余厂长说了,有问题的产品不能流入市场,败坏了我们清河鸭的名声。这批货必须得销毁。我……我只是为厂子难过,为余厂长难过,咱们这个厂子是余厂长力排众议,贷了三百元的款,一手办起来的。赚了钱后,余厂长也不忘回馈老乡,帮公社修了路,还出钱让公社家家户户都通上了电,这次的事也不是余厂长的错,她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经离开养殖场,专心复习准备考大学了。听说厂子里出了问题,她马上放下复习到一半的课本,赶回来查清楚是哪个工人不遵守纪律,然后整改,力排众议,坚决要回收这批产品……”

余思雅听到这里目瞪口呆。她是暗示过潘永康可以利用他知青的身份打同情牌。因为省城不少人家里都有孩子下乡当知青,这张感情牌打好了,很容易获得大家的谅解。

但她万万没料到,潘永康上来就猛夸她,还把她给摘出去。王书记会不会怀疑这一切都是她指使的啊?天地良心,她真没指使过。

余思雅悄悄看了王书记一眼,王书记果然面沉如水。

算了,算她头上就算她头上吧,反正以后清河鸭的重心往省城转移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王书记也拿她没办法。

忽然,人群里有个认出了潘永康:“你是潘兴旺家的老三吧?”

潘永康一愣,看向人群说话的地方:“我是,婶子,你认识我爸妈啊?”

那婶子感慨地看着他:“以前咱们是一个家属院的,前年你叔调到了省城,我们就搬过来了。十几年没见,你小子长壮了,有出息了,你爹妈看到肯定很高兴!”

旁边跟婶子同来的马上问她:“高嫂子,你认识这小伙子啊?”

高嫂子高兴地说:“认识,就是我们以前在桐市的老邻居家的老三,他可有福气了,哎,要是我们家小子能去这样的公社,弄个工作,学会开车啥的也好啊!”

这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可不是,在场有几个人家的儿女没下乡的?要是能遇到这种好公社,有个工作干,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忙活一年都吃不饱,该多好啊,自己在城里也不用牵肠挂肚了。

因为潘永康的话,大家对清河鸭的好感蹭蹭蹭地往上冒。

人群里,范老太太听了潘永康这番话,更是感动得眼泪汪汪,挤上前,拽住余思雅的手:“闺女,我相信你们不是故意的,这么好的东西就别销毁了,我看都干干净净的呢,烧了多可惜!”

余思雅一副很吃惊的样子:“范老太太,你怎么来了?谢谢你的谅解,但咱们做错了事就应该认错,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