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第6/8页)

三个孩子都有些意动,答应了下来。

次日上午,他们坐着清河鸭的货车返回了故乡。

货车开出省城,一条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出现在眼前,两边是绿油油的农田。道路平滑,车子开在上面,一点都不颠簸。

沈建东惊呆了:“什么时候路修得这么好了?比省城的路都要好吧!”

沈红英笑他:“你天天只顾着炒瓜子,没看报纸吧。这是清河公路,咱们省第一条水泥路,全长69公里,从省城到咱们辰山县。这条公路正式通路的时候,报纸上做了详细的报道。”

沈建东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我那阵子可能比较忙,没看到。真好啊,这路走着舒坦多了,一点都不颠簸……诶,你们看,那是咱们清河鸭集团呢,嫂子,你们清河鸭包装袋上的那只鸭子!”

余思雅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了矗立在路边的广告牌,笑道:“这是我们清河鸭的广告,一路有二十多个呢。”

“真好,要是所有路都像这样就好了。”沈建东感慨道。

余思雅笑了笑:“迟早会的。”

水泥路修通之后,除了不再颠簸以外,还有个重要的优点,那就是速度变快了。

以前从省城回红云公社,需要大半天,而今天只花了一半的时间。他们上午十点出发,十二点出头就到了红云公社。

到了公社,热闹的场景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道路两边修建起了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座楼房。原本在非赶集时间比较清冷的公社,如今多了许多小摊,尤其是厂房门口,有卖各种食品和小商品的小贩,处处都透着昂然的生机。

如果说,红云公社前几年还是农村的话,如今有几千工人的红云公社已经逐步发展成了一个热闹的小城。职工加上家属以及附近开设的其他相关小厂子,构成了一个数万人的大社区。

余思雅今年还回来过几次,反应比较平淡。三个孩子就比较震惊了,眼睛都看不过来,完全没想到他们的家乡有一天会像城里那样热闹。

公社还出现了私营的饭馆。

余思雅下了车后,带着他们三个去饭馆里吃了饭,然后道:“你们在公社玩吧,我先回养殖场了,一会儿你们直接来养殖场找我,咱们今晚住那边的职工宿舍。明天下午就回去,不用收拾了。”

只住一晚上,再去收拾老房子显然没这个必要!

交代完三个孩子,余思雅就回到了养殖场。

小李听说她回来了,立即跑出来:“余总,你回来了,就等你呢!”

余思雅笑道:“辛苦了,明天的总结大会准备工作都弄好了吧?”

小李笑着说:“还差一点点,冯主席在题字,你要去看看吗?”

“去。”余思雅笑着说道。

走进会议室,冯主席拿着毛笔在一个个正方形的红字上写上虬劲有力的大字。这些字明天要挂在厂子里。

余思雅默默地等了一会儿,等冯主席写完之后,才笑道:“冯主席,你可是真是多才多艺,这毛笔字写得真好。”

冯主席放下毛笔,笑呵呵地说:“余总过奖了,我就一个大老粗,没事干喜欢练练字,练得马马虎虎。走,咱们去办公室说。”

“好。”余思雅笑着点头。

等进了办公室,两人聊了一会儿清河鸭目前取得的成绩。冯主席感慨的说:“余总,当年我怎么都没想到,你会带领我们红云公社走到今天!”

他们这些干部都没想到,一个瘦弱的少女会给红云公社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余思雅笑着说:“我也要谢谢冯主席你对我的提拔和支持!”

冯主席摇摇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没有我,你一样能行的。”

余思雅不想讨论这个,招了招手,让张剑英把包里的文件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