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女性(上)(第3/3页)

而且,这些女卒,更严格审核“路引”或“牙牌”上的相貌描述。

所以,自己这才又扮作了文阿大,毕竟,在汴京城,总不能用圣天子的真容,做偷鸡摸狗之事,晚上偷偷潜入这女教授坊。

说起来,现今公人,就是官员吏员等等,都有牙牌证明身份,普通庶民,离开本州,则要有路引。

如果是行商,就很方便,各州商税司发放路引,有效期长达一年,每年更换一次就可。

不是行商的,农人等等,经常离开本州去其他地区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又有一些大的工坊,高等级工匠们也统一办理“牙牌”作为身份证明。

这也是本朝工匠地位渐高的原因之一,毕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木牌,但在民间看来,意义却很不一般。

实则陆宁倒是希望人人都有身份证,只是不现实而已。

而女教授坊,显然属于比较敏感的地点之一,是以,便是汴京本地人,没有牙牌证明身份的话,也要用路引来证明。

好像很是麻烦。

陆宁琢磨着,要不要在汴京、扬州等大城市,实现市民牙牌制呢?当然,制牌费用的成本要民间自己承担,同时,也不强迫制牌。

如此,不管是从官家还是民间,从治安到出行方便等等,都是极大促进。

不过,还是等内阁议一议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