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茶之屋(第2/4页)

昔年的这位保宁王,齐国大皇帝身为南唐臣子时的好友,李煜的小叔叔。

在为齐国大皇帝办了江南葛家之案后,便上书请辞,言辞恳切,说只想回乡务农。

陆宁亲自修书,问他可想去海外走一走看一看世间诸国?

更提到,昔年曾答应他,同去上京契丹帐中饮酒,今虽上京地、辽北地,还在耶律北族之手,但契丹之东、中、南京,尽皆易帜,复归我汉庭,兄之宏愿,指日可待,何不实现夙愿之前,海外走走看看,也不负世间来了一遭。

据说李景逷看到这封大皇帝亲笔手书时,激动的热泪盈眶。

而由此,李景逷加入了东海百行,成为了海外掌柜之一。

虽说东海百行十三个大掌柜组成的权力核心,已经扩容为二十一人,但显然也不是李景逷刚刚加盟,便可以进入的。

二十一人之下,各行各业,又有掌柜数百人,也是东海百行经营的中坚力量。

李景逷,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那些单独管某一处区域店铺、或某一地贸易的小掌柜,数不胜数。

至于那些具体到单个店铺的经营者、掌柜,甚至已经算不得东海百行权力架构中的节点,而是最基层的执行者。

而皇室的土地产业,皇庄、矿业等等,和东海百行属于并行之线,互相配合,但都被内府直接管理。

偶尔又有交叉,如在海外的矿山,便如高丽铜矿,名义上,是东海百行获得其开采权,但实际上的管理,还是走的皇庄、矿业管理系统,并不交给东海百行打理。

又如东海市,土地全部属于皇庄线,店铺则是东海百行管理,同时也要交租,按市价分文不差。

总之,这些事情,陆宁想想都头疼,产业太大,为了有效监管便不免各种管理线交错。

幸好,现今自己只管看全局,具体事务已经大撒把。

这茶室背后的较量,陆宁洞若观火,不过,也懒得理会。

说起来,从大齐最大利益出发,本来就不想令京都出现之手遮天的权势人物,不管是精神病患者冷泉天皇,还是藤原实赖,或者源高明,他们能以某种方式共存,才符合大齐的利益,哪怕源高明,本来是反齐派。

倒是这茶室,必然生意火爆赚的盆满钵满就是了,甚至一年的利润,能抵得上其他东瀛地区所有的贸易收入。

茶道,显然很契合现今京都贵族的生活方式,这茶屋又本来是权贵庄园,一间间茶室特别清幽安静,加之如同后世被包装成“大齐原装进口最高档贡茶”的品牌及口碑策略,会令京都的公卿贵族们趋之若鹜,将原本自己喝得茶当作垃圾,哪怕,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而京都的公卿们,可以说,聚集了东瀛天下财富,用本来没多少成本的奢侈品和他们交易,利润自不必说。

尤其是茶,一次运输,便可以输送许多来。

是以,陆宁才兴致勃勃领着辑子、资子两个小丫头来看自己的摇钱树,甲贺众的首领甲贺太一郎却要跟着来凑热闹,显然这个须发皆白的老头,很想和陆宁这个飞隼团团总,又是正宗中原齐人的家伙打好关系。

只是没想到,可能因为甲贺距离京都不到百里,甲贺太一郎明显野心勃勃,自少不了偶尔会来京城撞运气想“武艺卖于帝王家”,是以,在这里撞到个熟人。

阴阳寮的阴阳师藤原三雄,这家伙官职不大,从七品,但显然名气很大,其祖上也显赫过,是以交游广阔,也是甲贺太一郎结识到的最重要人物,毕竟,他想结识真正的大人物也没有可能。

不过藤原三雄能进入这东海茶屋,本身也证明他和官阶不太相符的经济实力,毕竟能来这里品茶的,都是公卿、殿上人,也就是,官位五品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