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3章 “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第2/3页)

眼前这个苏七月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不仅年龄,而且还是基层部队的实职副营级干部,是个带兵的。

这和机关的干部,完全是两个概念。

要知道,想在基层部队里一步步走到副营级,难度可比机关里大多了。

没有真本事,根本不会有人服你。

对于自己一下子成了场内目光焦点,苏七月并没有丝毫忐忑不安。

既然邓部长已经发了话,那就谈谈吧。

稍稍组织了下语言,苏七月就开始了自己的陈述。

“如同邓部长所说,我之前确实在C集团军下面的702团待过一段时间。后来去到特战旅,也有近一年的时间。”

“对于这两支部队,我确实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肯定不够全面,所以只能是抛砖引玉,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看法……”

听着苏七月谦逊的话语,作战部的处长、参谋们就暗暗点了点头。

副部长张春华饶有兴致地看着苏七月,想听听他到底能说出什么。

他对苏七月同样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这个年轻人在网络信息安全、数字化技术上,都很有一套。

但是对方这小小年纪,在作战方面能有什么新奇的观点,张春华是不相信的。

“这次的演习,我们模拟的场景是城市保卫战。而说到城市保卫战,我们首先联想到的词组,可能就是‘闪电战’这三个字了……”

在大家的注视之下,苏七月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起来。

“闪电战!?”

听到这个名词,包括邓佳华、张春华在内,作战部的人都轻轻点了点头。

确实,作为二战期间德军最引以为傲的战术,“闪电战”在很多战役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军事理论专家们,对这个战术的研究也没有停止过。

在大家暗暗思忖的时候,苏七月的讲述也在继续。

“对于闪电战,我们大家都十分了解。它的战术要领,是先动用空军,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的通讯中心,以及对方的机场,尽可能的取得制空权,并使敌人的指挥系统瘫痪,从而为下一波地面部队的攻击,扫清障碍。”

“闪电战的战术原则有三点:分别是进攻要突然,攻势要猛烈,部队机动性要强。”

“因为会大规模集中使用坦克和飞机,所以闪电战的进攻速度比一般战术快得多。如果对战方没有及时准备,几乎肯定会败下阵来。”

“尤其是在城市攻防战的时候,如果守方没能防住攻方的第一波空袭,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着苏七月的侃侃而谈,邓佳华、张春华二人对视一眼,都轻轻点了点头。

苏七月虽然只说了一半,但是他的意思两位部长已经差不多明白了。

他这是说,下周的演习,红方作为攻方,“闪电战”这个战术,绝对是可以考虑的选项。

等他说完后,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一位处长就开声问道:“苏少校,闪电战的实用性,咱们当然不怀疑。但是与之对应的‘大纵深理论’,不是可以完美的应付这套战术吗?”

这位处长提出质疑之后,作战部的几个处长、参谋就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同样在二战期间,为了应付德军的“闪电战”,苏方军事家们提出了这么一个“大纵深理论”。

它的基本原则是,在进攻集群中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

其中,突击群的任务,是在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

牵制群,顾名思义是辅助突击方向作战、转移敌方注意力。

预备队则用来迅速接手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

至于火力群的作用,就更容易理解了,它是以杀伤敌方的坦克、大炮等重火力装备,同时压制对方的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