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第3/6页)

宁环在京中没有打听到哪里有提纯后的阿芙蓉药丸,他觉得这个东西最可能出现在御药房里。御药房专门储藏和配制皇帝需要的药品,这里戒备森严,等闲之辈不能随意进出这个地方。

宁环只能先从其他地方下手了。

秋太后回京之后没有露过几次面,一直都在永寿宫里。秋家在朝中有一定的势力,这次慕锦钰在北境九死一生也有秋家的手笔——倒不是秋家想害慕锦钰,而是为皇帝做事,皇帝有这个意思。

宁环去永寿宫给太后请了个安。

后宫这些人物笔墨描写较少,宁环短时间内花出去了上千两银子才把各宫的主子和关键下人给了解清楚了。

秋太后厌恶皇后,恨屋及乌也不喜欢太子,加上太子这些年实在荒唐,她看到太子更没有一点好脸色。

太后身边的徐嬷嬷进去传了消息:“太后,太子妃来给您请安,您见不见?”

秋太后没有什么心情,一听到太子妃就想起了太子,再从太子联想到皇后,最后再联想到自己惨死的大儿子,心里越来越堵。

可她还没有见过宁环,对方头一次来请安,也不好直接拒之门外。

秋太后点了点头:“先前听说过她,据说和皇后一样长得十分招摇妩媚。”

徐嬷嬷笑着道:“奴婢刚刚看了看,太子妃倒有一番风骨,不是那种狐媚子。”

“让她进来吧。”

片刻之后,宁环跟着永寿宫里的宫女进来了。永寿宫里一股淡淡的檀香,大概是因为太后之前出家信佛的缘故。

太后体型丰润,看起来十分富态,哪怕信佛身上也没有半点出家人的气息,一双锐利的眸子扫过宁环。

宁环行了一礼:“前段时间听说太后身体微恙,便不敢再来打扰,这两天打听了一下,听说太后身体好了一些就来给您请安。”

他在宫中打探消息的事情当然瞒不过太后,太后虽然不常在宫中,眼线却处处都有。

秋太后冷冷开口:“起来吧。”

宁环又道:“昨天晚上抄了佛经给太后祈福,还望太后收下。”

秋太后是皇帝生母。大洛朝最重孝道,皇帝杀了亲哥哥自然感到愧疚,所以千方百计的弥补秋太后。秋太后的永寿宫外观富丽堂皇,一看就是最新修缮过的,宫里还能看见三尺高的珊瑚树、熊皮做的垫子,自然不会缺什么好东西。

秋太后很少见到给自己抄佛经的,她也觉得惊讶:“哦?拿过来让哀家看看。”

宫女赶紧献上来了。

宁环抄的是《地藏经》,用小篆写的,秋太后一眼扫过就知道抄经的人的确用了心思,字迹漂亮匀整,圆浑流丽,墨中也掺了金粉,比一些书画名家抄写的经书都要漂亮。

秋太后有些不相信:“这真是你写的?太子妃,莫要拿他人写的东西来诓骗哀家。”

话本中提过,秋太后喜爱书卷气的年轻人。两个儿子之中,她偏爱温和柔弱的大儿子更多一些。慕锦钰性情暴戾,皇后生他的时间又很古怪,秋太后认为他肯定不是先帝的种,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她也不喜欢慕锦钰。

自然,话本中太后的结局似乎也不太好。一切和慕锦钰作对的人结局都不好。

秋太后也喜欢书画,在这方面也有些造诣。定远侯不是什么才华横溢的官员,定远侯夫人也没什么特长,宁环作为定远侯之女怎么可能练出这么好的字?就连几个阁老家知书达理的千金都写不出这么好的来。

宁环抬眸道:“太后若不相信,一试便知,这件事情并不好隐瞒。”

秋太后对一旁嬷嬷道:“去拿笔墨纸砚来。”

她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可不是什么容易糊弄的小老太太,一点面子都不会给人。

徐嬷嬷赶紧拿了过来。

宁环提笔便写了四个字:“松鹤长春。”

紫毫笔划过纸面,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字迹写得极为流丽,让人移不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