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5页)

娜仁点点头,又打发人要送他回去,胤禛瞥了眼殿内,德妃的哭声凄惨得叫人心中难受,他低着头,迟疑一下,还是呐呐应了。

见他这样,娜仁既放心又不放心,只能叮嘱人将他好端端地送回去,正站在廊下出神的功夫,康熙急匆匆地赶过来,她猛地一抬头,目光相处,听着周遭的悲声,康熙瞬间明了。

他一口气猛地滞住,又迅速恢复如常,瞬间的无力只落在了娜仁与梁九功眼中,娜仁一时心中百感交集,只能偏过头去,错开他的目光,低声道:“进去吧,安慰安慰她,丧子之痛……如同剜心啊。”

康熙一时沉默,好一会,低低地“嗯”了一声,甩甩袖,大步流星地进了正殿。

至于康熙是如何安慰德妃的丧子之痛、德妃对康熙究竟气不气得起来,外人便不得而知了。

康熙既然到了,殿内的嫔妃便依次撤了出来。

德妃并没有满宫宣扬六阿哥不大好了这事,不过知会了永寿宫,娜仁就带来了一串的人,后来钮祜禄贵妃也赶来瞧了瞧,这会与戴佳氏几个一道出来,见娜仁站在廊下,便冲着她道了个万福。

“都回去吧。”娜仁看了看她,轻叹一声,道:“叫皇上好生安慰安慰德妃,咱们就不要打扰了。”

众人纷纷应和,端嫔等人与钮祜禄贵妃道了别,在永寿宫门前分道扬镳了。

死了一个孩子,便是素日没什么往来,这会也没谁笑得出来,一路沉默地回了西六宫,娜仁还要去慈宁宫向太皇太后请安,便先与她们道了别,在恭送声中步入了慈宁宫。

慈宁宫的消息自然是灵通的,即便太皇太后如今已不大理事,也没有什么瞒得过她的,何况是这等大事,太皇太后自然早知道了。

娜仁一路进去,一路受着宫女太监们的礼,抬眼便见苏麻喇正在小佛堂门外翘首盼望着,与她目光相处,神情柔和些许,无声地向她道了个万福,示意她进小佛堂里。

这里常是青烟袅袅的,一进去檀香味扑面而来,娜仁深吸一下,心里莫名地稳住了,见太皇太后跪在蒲团上,无声地闭目祈祷。

“来了。”太皇太后也没转头,听到脚步声便知道是她,只道:“德妃如何了?”

娜仁道:“丧子之痛,如何能够轻松释然。”

“皇帝——他如今已有了帝王气象,也不知会不会伤心。”太皇太后睁开眼,双手合十,仰头望着紫檀神龛中拈花轻笑神态慈悲的菩萨,默念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保佑那个孩子吧,保佑这些年这些孩子,保佑……”

娜仁垂着头,地上遍铺着暗黄卍字不到头如意云纹的厚毡子,踩上去十分宣软,她今儿穿的一双莲花盆底鞋从衬衣的裙摆下隐约露出鞋尖与缀着的万事如意流苏结,倒也配得上踩这毡子。

小佛堂内处处布置看似简朴,实则最是讲究,不过因着是帝王之家,便有富贵至尊气象。

她一字一句,声音哑涩,道:“便是帝王,也有骨肉之情,男女之爱,发肤之痛。”

“那也……罢了。”太皇太后长叹一声,在蒲团上拜了一拜,捻着念珠缓声道:“愿那孩子能登西方极乐,不受轮回,不再受人间七苦。”

六阿哥的死只是紫禁城这一片浩瀚汪洋中不起眼的一朵浪花,很快又被滚滚波涛冲散,除了受切身之痛之人,便无人在意了。

只是宝华殿多燃了两卷经,太皇太后多念了两声佛。出了三七,德妃仍旧是温柔端庄的永和宫娘娘,仍旧大权在握,仍旧风光无限。

入了夏,天气渐热,七月里是娜仁生辰,康熙不愿简单讲究过去,执意大半——用他的话说,如今国富民强风调雨顺国库充盈,内帑也富得流油,不差办一回生日。

偌大后宫,连皇贵妃的生辰都不能办好,底下的嫔妃过生又该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