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3页)

十二岁的将军府小郎君,兵法从未读过,演武场几乎没有去过,甚至还不如穆清十二岁的时候。文采上面更没法提,连千字文都能读到一半理直气壮的说某个字不认识。

肠胃娇弱的只能吃的下去步骤繁复,煮至糜烂的食物。

永和帝试图改变重奕吃东西的习惯,已经特意交代厨房将食物做的软烂些,重奕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忍着恶心吃下后,还是会吐血。

问起重奕,这般贪图享乐,将来如何能完成乃父之志。重奕的回答硬是将垂死病中的肃王都气得从床上爬了下来。

重奕说,我有外祖父和舅舅帮我。

永和帝反复提醒自己重奕一碰就倒,才克制住没一脚踹出去,咬牙道,“你外祖父和舅舅肯定会死在你前面,到时候你怎么办?”

重奕目光扫过永和帝比扶着墙才勉强稳住身形的肃王还难看的脸色,身边丫鬟婆子日常念叨的话张嘴就来,“还有穆清和穆和在,不过穆清在父亲身边长大,过于严厉刻板,不如穆和与我同龄,不仅聪慧谋略远胜与我,还一心一意为我着想。”

肃王猩红着眼睛仰天长啸,拔刀就要冲向穆府。

永和帝却在最初的震怒后,将肃王拦了下来,再次选择隐忍。

能让永和帝保持最后理智的原因是他发现重奕的生活习惯、才学积累被穆氏女影响,性格却没有。

除了全心全意沉迷于吃喝玩乐,根本就不想继承他的雄心壮志。重奕聪慧、敏锐、天赋更在重宗之上,心也没彻底偏向穆氏。

永和帝甚至觉得,重奕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生母做出这些事情是何居心,只是因为过于看重亲情才会故作不知。

最后永和帝除了将重奕身边伺候的人全部清理了遍,留重奕在军营不许他再私自和穆氏见面,并没有将这件事闹大。

他不会去动穆氏,幽州他占五分、以吕氏为首的世家占三份,穆氏独占两分。

终有一日他要让胆敢屡次对他的朱雀下手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却不会允许穆氏手中那两分再到别人手中。朱雀吃了那么多苦,这两分就是对朱雀最好的补偿。

所以永和帝继续若无其事将穆清养在身边,对他视若己出。称帝后忍着将重奕记在元后名下的想法,不仅捏着鼻子给穆氏女封了贵妃,还给穆贵妃的父亲封伯。

对穆氏,永和帝有千百种手段,却拿根本就不想继承皇位的重奕没有半点办法。

发了狠的找借口将重奕身边仅有和穆氏有关联的奴仆撵出东宫,是永和帝不得已之下的试探。

这是永和帝和重奕之间一直以来的默契,他们心中都清楚,有条无形的线一直存在。

在那条线里面,哪怕重奕想要天上的月亮,永和帝都会想方设法的满足重奕。

在那条线外,重奕想要,就得付出代价才行。

永和帝故意找了个与前朝有关的理由,发落那几个伺候重奕十多年的奴仆,就是想逼重奕主动往前走。

如今看来,无论是不是阴差阳错,都是个很好的开始。

永和帝将已经醉到瘫软的肃王扛到龙床上,交代守夜的宫人准备好醒酒汤,又叫人去肃王府给肃王妃报信,脸上挂着久违的轻松笑意去偏殿入睡。

宋佩瑜则辗转反侧到天亮,早早就顶着黑眼圈起床洗漱。明日就是宫中课堂开学的日子,三皇子有没有履行承诺全看今天是否有结果。

等到晌午,宋佩瑜的心情越来越烦躁,烧了炭条在白纸上划线打发时间。

金宝忽然满脸喜色的从书房外进来,“家主叫子墨来传话,让主子快去,宫中内监带着陛下的口谕来了。”

宋佩瑜猛得从椅子上起来,抬脚就要出门,被拿着湿手绢跑过来的银宝叫住,“主子先别走,我给您擦擦手上的黑灰!”

老内监口述永和帝的交代,笑着去扶宋佩瑜起来,“陛下考虑到您白身上朝未免突兀,特意赏了资治少尹的勋官,估摸着正式旨意和朝服下午才会到,老奴迫不及待做这个报喜鸟,特意早来讨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