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3/6页)

“我信”重奕给了个让宋佩瑜意外的答案。

宋佩瑜早就习惯了重奕各种不按套路,轻笑道,“臣也相信,臣知道魏忠是陈国的细作,却苦于没有证据,所以只能用这种下策来提醒陛下。也为了打草惊蛇,不让蛇躲在暗处伺机而动。”

“臣对殿下忠心耿耿,亦对所做之事问心无愧。”宋佩瑜又说了昨日在勤政殿外的话,只是将‘赵国’变成了‘殿下’。

宋佩瑜已经下定了决心,他要将宝压在重奕身上,已经到了该买定离手的时刻。

宋佩瑜对重奕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犹豫和不信任。

宋佩瑜曾希望重奕是个傻子,又觉得傻子的不可控性过大。谁都能哄骗的傻子,随时都可能倒戈,站在更能忽悠的人那方。

况且重奕一点都不好哄骗,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绝对不会轻易因为谁去改变自己的行事原则,这点宋佩瑜深有体会。

宋佩瑜更希望重奕是个聪慧过人、励精图治的君主,他必然会像大哥辅佐永和帝那样,全心全意的辅佐重奕成为盛世明君。

可惜经过这段时间的近距离观察,重奕显然只有聪慧和敏锐。如果人一定要有梦想,那重奕的梦想就是做条无所事事咸鱼。

越是了解重奕的性格,宋佩瑜就越是觉得无从下手。

重奕就像是缩在坚不可摧的龟壳中自得其乐的猛兽。

用软的,宋佩瑜亲眼看着永和帝和肃王试过无数次,连龟壳都没法突破。

用硬的,宋佩瑜完全不想拿命去试被雄狮猛扑会有什么结局。

但宋佩瑜终究还是在重奕身上看到了可贵的东西。

重奕他聪慧、敏锐且不昏庸,这样的人不会轻易被小人蒙蔽哄骗。重奕用人从来不会疑神疑鬼,宋佩瑜自从掌握东宫的库房后,已经做了不少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的事,永和帝的心思宋佩瑜还不敢去猜。宋佩瑜却能肯定重奕都没放在心上。

今日平彰和重奕不为常人所见的相处,更是让宋佩瑜看到了新的东西,重奕会护短,不仅护肃王和永和帝,还会护身边的其他人。这点放在聪慧敏锐的君主身上,绝对是优点。

宋佩瑜自认虽然做不到大公无私,却也不会成为奸佞。忠于这样的重奕,等重奕上位后还像如今这般,那朝堂上的权力……

作为个能诚实面对自己欲望的人,宋佩瑜无法说他不心动。

重奕仍旧冷静的可怕,直击要点,“你想效忠的是三殿下,是赵国的继承人,不是我。”

“但你就是三殿下,就算将来再有四殿下、五殿下甚至六殿下,臣依旧会站在您身后。”宋佩瑜对着重奕弯下腰,坚定道,“哪怕族中有不同声音,臣之心意亦不会改变。”

别说书中的永和帝根本就没有第二个孩子,就算明年后宫真的有新生儿降临,宋佩瑜也不觉得新生儿能威胁到重奕的地位。

重奕可不是永和帝一个人手中的宝贝,而是永和帝姐弟三人的眼珠子。

以永和帝对长公主和肃王的感情,就算他将来会更喜欢小儿子,也会尊重长公主和肃王的意见。

况且大家族除非在生死存亡之际,否则从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是多少年延续下来的老规矩了。

宋佩瑜虽然平日里官话连篇,此时给重奕的承诺却都发自内心。

重奕目光定定的望着宋佩瑜没有说话,像是在判断宋佩瑜的话是真是假,又像是单纯的在犹豫。

宋佩瑜却不是只会喊口号的呆头鹅,他对重奕道,“臣能帮殿下处理东宫事物,也能去做殿下想做却怕沾染上麻烦的事,比如今日在勤政殿穆侍中咄咄逼人,两仪宫顺娘娘……将来殿下无论是封王开府还是更进一步,一应俗务臣都能帮您料理妥当。”

“陛下不会让穆清帮您处理这些,平彰就算有殿下撑腰也底气不足,恐怕不能服众,臣却不同。”宋佩瑜骄傲的勾起嘴角,身上锐气冲天,少见的露出了符合年纪的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