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7页)

瑞祥公公及时退后两步,躲开昭和大长公主的手,对神色狰狞的昭和大长公主道,“老奴确实不知道先帝为什么会将福王过继给您,毕竟有关于您的事,陛下都是交给欢谊姑姑去处理,可惜欢谊姑姑已经被太后娘娘处置了。”

瑞祥公公的这句话没撒谎。

他在庆帝身边伺候将近二十年,都不知道庆帝与昭和大长公主的苟且,更不知道庆帝将昭和大长公主的孩子和太后的孩子互换。

昭和大长公主的儿子变成太后的三皇子。

太后生下的女儿则成为长公主府的延庆郡主。

直到宋瑾瑜将宋良辞留下的信告诉宋佩瑜,宋佩瑜知晓三皇子其实是庆帝和昭和大长公主的孩子后,去质问瑞祥公公。

瑞祥公公才知道这件事。

他不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从来都没觉得庆帝对昭和长公主和延庆郡主非同寻常的宠爱有哪里不对,只以为庆帝是爱屋及乌,宠爱贵妃,才会格外照顾与贵妃投缘的昭和长公主。

知道三皇子其实是庆帝与昭和长公主的孩子后,已经被逐渐遗忘的蛛丝马迹才纷纷冒头。

瑞祥公公恍然大悟,他之所以不知道这件事,是因为庆帝每次与昭和长公主联系的时候,都是用欢谊姑姑。

亏得他当年发现欢谊姑姑总是想尽办法的将他支开时,还以为欢谊姑姑是想扶持其他太监与他争权。

原来是为庆帝和昭和长公主遮丑。

太后也因为瑞祥公公的话想起欢谊姑姑。

她连瑞祥公公都没放在眼中,又怎么会在意区区一个女官?

太后根本就不在乎欢谊姑姑什么时候死,怎么死。

但太后记得,那个老婆子是吞金自杀。

太后突然想起当年她站在孝帝那边,控制庆帝寝殿时,欢谊姑姑格外与众不同的反应。

其他庆帝心腹,包括瑞祥公公在内的所有人都在骂她蛇蝎心肠,唯有欢谊姑姑失神后忽而大笑,高呼‘报应’。

报应?

在所有人眼中,她远嫁到燕国后就深得庆帝宠爱,她的儿子活着的时候,庆帝从来都没想过要立其他皇子为太子。

庆帝甚至为她废后,再也没想过要立继后。

为什么在其他庆帝心腹都疯狂咒骂她‘白眼狼’、‘不得好死’的时候,唯有欢谊姑姑感叹报应?

欢谊姑姑也是庆帝心腹中,唯一选择自杀的人。

那么迫不及待的自杀,就像是想刻意掩盖什么。

当年完全没有在意的插曲在太后脑海中不停翻涌,她望着昭和大长公主的目光也逐渐变得猩红。

昭和大长公主却没注意到太后正从高台上走下来。

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瑞祥公公身上,竭尽全力的压下,猝不及防的听到瑞祥公公宣读的遗诏后,所产生的种种复杂情绪。

昭和大长公主心中只剩下最强烈的那个念头。

她要瑞祥公公死!

绝对不能让人知道福王其实是她的孩子。

也不能让福王真的过继到她膝下。

否则整个大长公主府都活不下去。

昭和大长公主眼中闪过疯狂之色,忽然捡起不久前从恭王手中掉到地上的长剑,朝瑞祥公公身上砍过去。

“你竟然敢妖言惑众,假传先帝遗诏,蓄意挑拨本宫与皇嫂!”

虽然瑞祥公公也在赵国东宫养尊处优多年,但他年轻的时候却弓马娴熟,甚至能与庆帝的护卫交手不落下风。

只是躲避昭和大长公主的追杀,对他来说能称得上是轻而易举。

已经反复查看遗诏数十次,就差将遗诏完全拆开找违和之处的大司马和敬王终于在骚乱声中抬起头。

两个人数次交换眼色后,敬王咬着牙抓着圣旨往前走半步,刚要说话,身侧突然撞过来个黑影,手上的圣旨也被黑影毫不客气的夺走。

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高台上走下来的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