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9页)

每次同学会的时候,那些同学要不是说着班上又有多少人考上了重点学校,就是学生又拿了什么奖,在这些谈笑风生的同学中,他都有些抬不起头来。

但现在不同了,以后就会轮到当年的同学羡慕他了吧!

一想到这里,物理老师看华锋语的眼神就愈发慈祥,甚至还为了她特意去拜托在省城里上班的同学,寄一些在县里都买不到的书过来。

那同学还很好奇,为什么他要这些书,这么深奥的理论跟教中学生也扯不上关系吧。

物理老师强忍着自己炫耀的心情,只是淡淡地回答:“哦,没什么,就是班上有个同学她要看。”

对面的老同学:“???”这不是中学物理课本啊,是前沿物理论文啊,你吹牛能不能讲点基本法?

不能,因为他不是在吹牛。

临近期末,同学们埋头苦读之余,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互相写通讯录了。

这是智能手机普及前的时代独有的风景了,后来随着通讯软件越来越普及和方便,同学录这种带着时代背景的东西就渐渐少了。

但现在,虽然企鹅也开始流行起来,但同学录还是占据了半壁江山,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让自己平时还算熟悉的同学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痕迹。

这种同学录大体都是活页式的订装,用大的活扣固定纸张,里面的每一页都能拆下来,以便于分发给别人,等别人填完了再还回来重新装订好。

同学录上不仅会留下姓名(昵称)、生日、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还会写上自己喜欢的明星、喜欢的食物和颜色等等,除此之外还会写上对同学的寄语,和自己最喜欢的话。

当然写完这些基础的东西都后,一些比较活跃的人,还会多写上其他的很多东西。

华锋语就收到了很多漂亮的活页纸,她也不觉得幼稚,兴致满满地认真填写着每一张;她自己也入乡随俗,买了同学录让大家填。

但她实在太受欢迎了,不仅是二班的同学,其他班的同学也有想在她的同学录上留言的,还有老师也来掺了一脚,她只好又多买了几本,这才够用。

看着上面还稍显稚嫩的字迹,那一张张不同的寄语,华锋语暗自感叹,这些纯真的同学啊,不知道以后还有几个能跟她在同一条路上相遇,然后一起走下去。

毕业前,学校安排初三的同学照毕业照,华锋语由于个头比较高,站在了女生的最后一排,她身边是跟她个子差不多的陈茜乔。

每张照片后面都会印上对应同学的姓名,照片上同学们稚嫩紧张的笑容,就是他们初中生涯的定格。

多年之后再去看这张照片,上面土土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可能已经判若两人,那就是逝去的青春。

中考终于来临了,来自不同学校的监考老师分散到各个考场,力求维护中考的神圣和公平。

题目对华锋语来说太简单了,每一科她都在半个小时内写完了试卷,但为了维持考场秩序,她没有选择提前交卷。

中考结束,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有很多同学会在此分别,以后几十年可能都不会再见上一面。

结束考试后,华锋语就跟远在隔壁省的华玉墨打了个电话。

她们两姐妹一直有着联系,虽然联系并不勤快,但却不代表感情不好,恰恰相反,正是感情好的证明。

真正的家人,不会成天黏糊在一起,她们两个偶尔通电话,有时候也会发短信聊天,是那种聊着聊着没话说了自然断掉,过几天再联系也不会觉得尴尬不自在的关系。

两人都是初三的学生,考试时间也前后脚。

“姐姐,我考完啦。”电话接通后,华锋语轻松地说。

“嗯,我也考完了。”比起真正的老太太华锋语来说,华玉墨说话的语气更加沉稳一些,反倒是老太太华锋语,有时候说话的语调像个天真浪漫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