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2/6页)

老太太知道他要去县学教书。

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

原先王氏还跟她吐槽过,宁桃的性子被老太太养的野了。

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

如果不成,就让他在家里打理庶务,或者跟着大舅舅学点技术,将来自己能开个染房或者铺子什么的,也不至于父母去了,他没有谋生的本事,混得太难看。

这才过去多久呀,那个野小孩,一眨眼就中了解元郎。

现在出去,谁不喊一声举人老爷。

方方面面都比王氏亲自教导的老大和老三好。

不止会读书,还会赚钱。

现在整个杨柳县,谁不知道宁家的二公子。

回来第三日,知县就过来下了帖子,让宁桃过府一叙。

老太太心里思绪万千。

想着她自个儿家里的几个小子,哪一个不是费心费力的养着,只要好好读书,什么事情都不让干。

饶是如此,比起宁老太太野生野养的这位差远了。

她自己的儿子就比不过宁少源,如今孙子更是如此。

有些事情你不认命不行。

她和宁老太太好了一辈子,争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输得挺彻底。

老太太叹息一声,“家里离县学也不远,你住家里每日过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关键他是先生,不需要像学生那般每日早出晚归的。

宁桃笑道:“住家里自然是好了,能吃到外祖母做的小鱼干,红烧狮子头,可县学里毕竟有许多先生,我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能与他们请教一二,总比我住家里方便些。”

“对了,我问过彭教谕了,像二表哥和四表哥的情况是可以去县学读书的,您帮我问问,要是他们乐意去的话,就去参加个考试,先生们摸个底,也好给他们分班。”

老太太明白,垫着脚尖揉了揉宁桃的脑袋,“有时间就回来瞧瞧我老婆子”。

宁桃东西也不太多,本来没打算在家里待几日。

许多东西都未曾拆包。

这么一来,直接搬上车给运了过去。

到县学时,刚好赶到晚饭时间,他和小武两人把行礼搬进屋里,便去食堂吃饭了。

先生们已经知道宁桃要来了,却没想到他来的这么快。

宁桃打好饭,坐到以前教过他的董先生和李先生那一桌,礼貌地问了好。

董先生还好,李先生激动的脸颊通红,这可是他教过的学生呀,考了个解元,他这个老师脸面上都有光。

于是嘴巴一溜,便道:“你可曾还记得我?”

宁桃笑道:“先生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我来县学读书的时候,已经十二了,哪能不记得先生呀,咱们县学的先生我都记得。”

他今日过来也给每位先生准备了礼物。

一会吃完饭,打算挨门送上去。

李先生感慨道:“可不是,一眨眼你都过了乡试了。”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有的人穷其一生都迈不过这道槛,可有的人,唉,运气呀!

李先生一连考了五六次,都未曾上过榜。

最好的还是头一次,上了副榜。

越到后来成绩越发的糟糕,想想心里就特别的难受,今年原本都准备好了要去考的,结果在买船票的那一日,感觉与以往的每一次并未有什么相同。

索性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安安心心在县学教书吧。

如今的县学待遇也不错,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

现在看到宁桃,一时心情百感交集。

他的学生啊!

宁桃在县学就这么定了下来。

早上一堂课,下午一堂课,内容其实也不难。

除了教数术之外,他还会偶尔参加一些物理与自然之类的小知识。

免得到了考城上遇到,学生抓瞎。

大家也没因为他年纪小,就不尊敬他。

反而那些平时被他喊师兄的,一个个都改口喊他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