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7/8页)

试营业的第一天,宁欣决定做个好看又好吃的。

她将家里的东西搜罗了搜罗,决定做花生碎糯米糍。

这东西又软又糯,老少皆宜不说,关键它还甜又香。

在这个大家都没有吃过什么好甜品的年代,绝对能够吸引一大批人的关注。

其实正宗的糯米糍必须要有椰蓉和椰浆,可这两样东西对于现在的宁欣来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即。

没办法,那就只能用其他的代替。

首先把花生米放在锅里炒香,去皮,放凉后用擀面杖压碎,擀成小颗粒。然后把芝麻也放入锅里炒香,盛出晾凉。

接着,宁欣将让奶奶擀出来的几张混沌皮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酥脆,同样取出晾凉,然后碾成碎末。

最后把芝麻,花生碎,还有酥脆的混沌皮渣拌在一起,加入白糖搅拌均匀,这样,馅料就算做好了。

做好馅料,她随即开始做糯米糍的皮儿。

糯米粉,淀粉,打碎的糖粉混合在一起,过筛,然后倒入牛奶。将它们搅拌到无颗粒,并且稍微上了劲儿之后,倒入大碗里,上锅蒸。

蒸熟之后,趁热拌入熟油和蜂蜜,搅拌至吸收然后放凉。

最后将做好的糯米皮整形包上馅料,揉圆,最后在铺满了花生碎的托盘里滚一圈。

圆滚滚,糯唧唧的糯米糍就做好了。

宁欣做的时候,宁秀秀和陈静眼睛都不眨的盯着她的手看。宁秀秀多少还有点顾忌,怕侄女的手艺不愿意外传,不好意思太往前站。

而陈静知道表姐在这方面是极大方的。之前她做点心的时候,小安在一边看她从来没有避讳过。

不仅不避讳,还会刻意的告诉小安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所以她看的非常坦然。

不但看,还时不时的问上一句:“姐,这个糖放多少啊?你在这个面里又加了什么?”

宁欣也一点不嫌烦,可以谈得上是有问必答。

不仅如此,她看陈静那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干脆将碾花生啊,碾混沌皮啊这种不需要什么技巧的活儿都交给她去做。

虽然只是干了点零工,可陈静和宁秀秀都很高兴。

因为她们知道,既然让她们插手,那宁欣肯定就是愿意把这手艺传授给她们的。

其实她们想的一点没错,宁欣非常愿意将这些手艺教给她们。

而且是迫不及待!

天天一个人干这么多活,她实在是太累了!

宁欣做的这些点心,一小部分是从父亲留下来的资料里看到的,一大部分是她两辈子自己琢磨出来的。

前两辈子,她其实都没有真正的学过厨。

掌握这些一方面是因为长了一张吃货的嘴,对味道特别敏感。无论什么点心,什么菜,她最多吃两回就能分辨出里面有什么材料,怎么个做法?

另一方面还在于她见得多,也愿意去钻研。

现在她做的这些菜也好,点心也好,虽然在大家眼里都算是做得很好的了。可宁欣有自知之明,那是因为他们见识太少,没有比较。

如果来一个真正的厨师,她做的所有东西,人家吃一回很可能就能完美复制。做两回,没准就能比她做的更好。

专业的,和自学的,差距不言而喻。

所以宁欣根本不在乎别人学她的手艺,她还巴不得教会了姑姑和表妹,自己可以轻省点。

毕竟这根本不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

宁欣的底牌有两个,一个是自带的灵泉,这个任何人也学不去。

另外一个是师父传授给她的药膳方子。

虽然那些饭菜的做法别人能够模仿,但最关键的药材计量这个是谁也不知道的。

那些药膳要怎么做才能既保证药效,又能够没有浓重的药味儿,同时还能将药香和饭菜本身的香气融为一体,形成自己独特的味道——这才是师父传授给她的压箱底的绝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