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丹药(第3/6页)

皇上唯一做的事情,便是没用礼部呈上的谥号,而是亲自为皇后择了谥号为‘敬’字。

大清的皇后谥号第一个字皆是孝字。

乌拉那拉氏皇后有过许多身份:四阿哥福晋、郡王福晋、雍亲王福晋、皇后,最终定格为孝敬皇后。

宋嘉书为贵妃,自然带领内外命妇举哀。

与先帝元后不同的是,孝敬皇后并没有停灵于坤宁宫,皇上的意思,就在圆明园停灵便是。且皇上并未露面,只道自己悲痛过甚,太医让他好生休养,实在精力不足,便未曾于皇后丧仪露面。

从大清开国来,这还是第一回 。

先帝爷哪怕有过三个皇后,每回皇后薨逝,他都是辍朝五日并亲自出席的,可皇上一面以圣躬不安为由并不肯出席皇后丧仪,一面却并未停朝,仍旧宵衣旰食的处理政事,就难免让人犯嘀咕了。

连耿氏都道:“当年皇贵妃薨逝的时候,皇上还停朝两日呢,怎么如今正妻过世却……还不肯出席皇后娘娘丧仪。我说这话姐姐别吃心,我不是忘了皇后曾经刁难过姐姐那两年,只是觉得,皇上这样,未免让人觉得这夫妻白做了。”

宋嘉书将手下的单子分给她:“所以咱们多上些心吧,宫中人最是会看皇上的脸色,皇上不理会,若是咱们再不管,皇后娘娘后事出了纰漏岔子,倒也辜负了这些年相处之情。”

耿氏又把话题转回来道,开始对宋嘉书表示诧异:“姐姐当真是难得的好人,要说前些年,皇后娘娘给咱们发年终银子的时候,姐姐记着她的好肯在皇后娘娘丧仪上用心也就罢了。可这两年皇后娘娘也没少为难你,姐姐居然还肯前嫌尽释为皇后娘娘操持?”

宋嘉书停下手里的笔。

好人?

耿氏这样说她,懋嫔这样说她,甚至连皇后娘娘都说她太过心软。

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不是心软,不是老好人,只是不在乎。

就像皇后娘娘叫住她问的最后一句话,问她知不知道皇上在磕丹药。

其实这宫里,现在没什么消息是她不能知道的。

可她很清醒,也很明确的选择了自己的路:她不会冒着被皇上厌恶的风险,去劝谏皇上不要服食丹药。

就像她不允许弘历去劝皇上杀曾静。

这都是皇上铁了心的选择,她只要做着皇上心里最合适的那个人就够了。

穿越到这里,对她来说,比起之前的生活,算不得幸运算不得不幸。如果非要形容,对她来说,就像是误入了一所高中。

她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做对题目,然后顺利毕业过上美好的生活。

身边的人,对她来说就像是同窗,有些人会阻碍她学习答题,那她就离对方远点,适当还要警告对方:嘿,自己不学别耽误别人。

而对于那些友好的同窗她也不吝于表现自己的善意。

但她们的关系最好也只能像是同窗:起初入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而毕业的时候,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的分数和结局。

或许在相处的过程中,有欣赏有欢笑有心照不宣。

可就像念高中一样,每个人终究要填报自己的志愿。

宋嘉书从没想过去干涉过旁人的结局。

所以她看着,看着年氏,看着齐妃,看着懋嫔,一一走向了她们选择的道路,她尽量保持友善,然而不置一词。

说到底,旁人选择怎么样的方式来生活,在她看来都是对方的自由,每个人都该去求仁得仁。

就像将来,她会看着皇上走向他的结局是一样的。

——

且说皇后的丧仪完毕,内外命妇各自散去。

曹佳氏带着儿媳回府的路上,就不免道:“皇上一次面也不露,皇后娘娘的丧仪还这么有条不紊,真是多亏了贵妃娘娘用心。可见娘娘是厚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