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3页)

蒋茉莉也是无奈了,她放下手里的碗筷,也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奶奶……”

叶小娟截住她的话,低下头道:“吃饭。”

“算了,你们俩的事我真是不想管了,我同学最多也就是父母闹离婚,我倒好,爷爷奶奶闹离婚,我不吃了,我出去找同学玩去。”

蒋茉莉放下碗筷,回了房间拿了自己的小包出来。

“茉莉,”叶小娟追问道,“你跟哪个同学去玩,什么时候回来?”

“不回来了——”

蒋茉莉赌气似地回道,终究没有用力关门。

屋里都空了,叶小娟看了一眼自己的饭碗,她其实也没什么胃口,小时候在乡下过苦日子,吃得都是红薯稀饭,吃得香得不得了,长大了,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却又常常吃不下了,这是不是叫矫情?

叶小娟心里批评了自己一通,重新动起了筷,筷头戳到湿润的卤牛肉上,牛肉的味道四散开来,她有些反胃地干呕了一声。

她吃不了牛肉,觉得腥。

不能浪费粮食,除了那块牛肉,叶小娟还是把那碗饭全吃干净了,去厨房收拾残局时,听到外头有人敲门,心想是不是蒋茉莉又忘了带什么东西,叶小娟擦了擦手,“来了。”

“忘什么……”叶小娟的话戛然而止。

“你好,我来帮你。”

三室两厅的房子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上次看到叶小娟的时候,她身体状况不太好,还需要孙女扶着走路,这次再过来,杜程觉得叶小娟看上去好多了,还是个很利落的老太太。

“小同志,欧阳老师没犯什么事吧?”叶小娟还记得这一茬。

说起欧阳玉,杜程脸上的表情还是有点不自在,“没什么,现在是来解决你的事。”

“我的事?”叶小娟有所预感,就是有点不敢相信,试探道:“我什么事?”

“你离婚的事。”

杜程大方道。

“还有你这么些年受过的委屈,都可以说出来。”

从未有人主动地对叶小娟提出,说出这么些年的委屈,所有人都认为她嫁给蒋文彬,是她天大的福气,所以什么都该忍,什么都要忍。

“城里和乡下真是不一样……”

叶小娟本以为自己对于面前这个近乎陌生的年轻人会说不出口,没曾想,她一开口就全收不住了。

其实在村里的时候,叶小娟和蒋文彬还是过得挺幸福的。

蒋文彬是个书生,村里的那些农活他全干不明白,家里里里外外的事务都要靠叶小娟操持,那时候蒋文彬经常夸赞她,叶小娟能感觉到蒋文彬看她的眼睛里是有光彩的,她在灯下给蒋文彬补袜子,蒋文彬撑着脸,油灯照着他的脸,膝盖上摊一本书,他注视着她,带着笑意道:“小娟,你的手怎么这么巧?”

叶小娟一辈子也忘不了灯下那张温柔的脸。

知青返城的潮流带上了这一对小夫妻。

在村里的这几年,得益于叶小娟的踏实肯干,蒋文彬在家里除了带孩子就是看书,在恢复的高考中一鸣惊人,一举夺魁。

叶小娟还记得发榜那天,她看到蒋文彬的名字在最上面,一路哭回了家,在家里等消息的蒋文彬看到叶小娟哭得稀里哗啦的,还以为自己落榜了,下乡喂猪被猪追着跑都没哭的蒋文彬也跟着哭了,夫妻两个抱头痛哭,家里的两个孩子也跟着嗷嗷大哭,一时间小小的房子里哭声漫天。

叶小娟说这段往事的时候,脸上都是笑意,眼中却是泛着隐隐的泪花。

那时候多好啊。

一家人,哭得稀里哗啦的,却是那么幸福。

之后蒋文彬去首都上大学。

叶小娟留在本市,她找了个做玩具的活,在家里边做玩具边带一双小儿女。

蒋文彬很争气,书读得好,国家给补贴,学费不用愁,叶小娟是心疼他的,首都消费大,蒋文彬那么个大男人,身上没点钱就没底气,那是她的丈夫,她希望他无论何时,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抬头挺胸不跌份,每个月的收入一到账,叶小娟就匀一半寄给蒋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