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封王!(第4/6页)

朝野上下的共识,

对乾国的任何战功,就算你没夸大其词,也得在事实基础上先行缩水个一半,就这一半,还是给面子的。

“杀了一个柱国,活捉了一个大将军,啧啧。”老广头压了一口酒,又拿起一块茶干丢嘴里,一边咀嚼着一边继续道,“搁在乾国,就相当于平西侯爷又杀了两个乾人的三边都督,嘿嘿,两份大爷的封侯的功绩。”

姬成玦提醒道:“还活捉了楚国摄政王的一个亲弟弟,排行老八。”

“哦,是么?你这消息可够灵通的啊,不过啊,这活捉了宗室,也就图个彩头,实则没个屁用。就说我吧,我也是个宗室,活捉过去了,有用么?

摄政王的弟弟又怎么了,当今的几位爷,也就大爷够一把事的,其余的几个,真丢了还不如一个总兵。

当年靖南王打进了郢都,那些楚国的皇子们,被烧死了一大串儿,哎哟,这楚国的宗室啊,就算是皇子,也不值钱喽。”

姬成玦附和道:“您说的是。”

燕楚之战,这几年打了好几次,大家伙看重的,其实还是更务实的一面。

当初郑侯爷杀了福王,也是因为大战刚开,所以才显得功劳大,但实则,谁都清楚乾国的藩王是被当猪圈养的。

老广头就着这个话题继续道:

“平西侯爷又立了一大功,接下来,其实就看咱们陛下,到底有没有先皇的心胸了。”

老何头眼睛一瞪,心里着急,嘴里马上道:

“咋可能没有,咋可能没有,陛下和先皇是一样的,一样的。”

老广头却来了劲,摇摇头,道:“不然,不然。”

姬成玦则问道;“为何?”

“先皇虽然苛刻宗室,但那是真正儿的雄才大略,靖南王,镇北王,别的国家别的朝代,出一个,就得往死里搞;

可咱先皇不是,也正因为先皇有容人之量,方造就我大燕如今之气象!

咱们陛下和这位平西侯嘛……就……”

姬成玦问道:“我听说,陛下和平西侯爷相交于微末,二人关系可谓是……情同手足。”

“嘁!”

老广头不屑地摆摆手,

道:

“自古以来,同患难容易,同富贵,难呐。

再说了,当年是手把手的兄弟,现在呢,是君臣,君臣有别,如鸿沟深远,规矩一多,人味儿自然也就少了,哪里还能剩下几分亲近。”

“先皇能容下两位王爷,当今陛下,为何就不能容下一个平西侯爷呢?”

“靖南王出身田家,镇北王出身李家,都是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大家之族,而平西侯爷,出身自黔首。

这,不一样的。”

“哦?门阀都倾覆了,现在怎么燕国,也以出身论人了?”

“非也非也,非是以出身论人,此中,是有意味的,富贵之家,一世荣华,正因唾手可得,故而不是很在乎,也不是很看重。

但起于微末,骤然乘风而起,他人家族数代百年之功方可成就之高位,其已然获得,人心,就容易不知足。”

姬成玦摇摇头,道:“我怎么觉得,那些骤然暴富的,更是视财如命,更看重也更舍不得这些?”

“然,这类人,是大多数。”

“那……”

“但平西侯爷如今已然是我大燕军功侯爷,却依旧主动开战……”

“是楚人先挑衅。”

“得了吧,这是糊弄人的。”老广头喝了一口酒,很得意地继续道,“楚人连国都都被烧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说休养生息个几年,这会儿就急不可耐地想要对我大燕开战报复了?他楚人是脑袋被驴踢了么!”

“也是。”

“是吧,依我看呐,平西侯爷这是进取之心未灭啊,还不满足。”

“不满足,又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