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太学考试【二更】(第4/6页)

“哈……”宋皎和楚珩同时发出这样一声。

楚珩不太服气了:“诶,你这有点过分吧?难不成我也是凡夫俗子?”

温知认真地想了想,楚珩惊道:“不是吧?你还要想一下?你什么意思?”

温知考虑了一下:“你勉强不算。”

三个人说笑着往里走,宋皎和楚珩抱着温知的手臂,就差蹲下来抱住他的大腿了。

“大佬,求带。”

温知拖着他们两个往前走,无奈回头:“松手。”他转头看了看四周,附近都是着青衣的太学学子,他有些不好意思,压低声音:“你们两个快松手,很难看。”

宋皎笑着道:“不,马上就考试了,沾沾考运。”

温知无奈至极,抬头看天。

*

第一年入学,太学考试的流程还和院试相似。

上午是墨义和贴经,下午是策论。

今年的墨义变口义,和贴经一样,都是和考官面对面的口答题目。

学子们都候在门外,书童喊到谁的名字,谁便进去应试,答完就从另一个门离开,在课室里等候,防止透题。

宋皎拿着书,本来是准备临时抱佛脚的,可是他和朋友们太久没见。

所以他一边拿着书,一边和朋友们讲话。

说了一大堆,连书都还没翻开,才翻开一页,书童就喊到了他的名字。

他是院试第一进来的,他当然在前面。

“宋皎宋公子。”

书童话音刚落,原本等在门前的学子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情,转头看去。

他们窃窃私语。

“就是那个,宋丞相的孙子?半年没来上课,去西北历练了?”

“就是他,也不知道他该怎么考试。”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口义和贴经背一背就有了,人家肯花心思去背,怕什么?再说了,人家平定西北,可比我们这些死读书的厉害。”

那头儿,宋皎已经把书收起来,跟着书童进了房间。

他进去了,极个别人说话也越来越没分寸。

“西北那些事情,有宋丞相在背后指点,换了在座任何一个人,便是一只兔子去西北,怎么会办不好事情?”

“不过因为他是宋丞相的孙子,才捡了这个便宜,寻常人连去都去不了,不就把他衬出来了吗?”

楚珩和温知才回过头,说话的声音却瞬间消失了,人群里,辨认不出来方才说话的究竟是谁。

楚珩站起来,撇了撇嘴,回了一句:“人家的《救灾疏》可是三个人花了三天三夜、整理了三千多份卷宗写出来的,某些人前半辈子看的文章过三千篇了吗?”

他朗声喊道:“书童,书童,今早焚香了吗?什么东西馊了?一股酸劲。”

温知拉住他:“罢了,他们又不敢当面说,卯卯在里边考试呢,你别吵。”

楚珩这才坐回去,抱着手,板着脸。

房间里,给宋皎考试的,是两个他没见过的先生,看起来很和善,宋皎跟他们问了好,就在位置上坐下了。

两位先生大概也知道他,或许想着给宋丞相的孙子留点面子,一开始问的东西,都是简单些的东西。

宋皎对答如流,他们眼睛一亮,交换一个眼神,就换了一本书。

寻常考口义和贴经,不到半刻钟就结束了,可是这回,已经过了三炷香的时间了,还是不见书童出来喊人。

众人惴惴不安:“不会吧?这次考这么久?怕不是考得东西都很难?”

仍旧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

“只怕不是考得难,是里面那个半年没上课,什么都答不上来,把先生气坏了吧?”

楚珩迅速回头看了一眼,把酸唧唧的声音逼回去,然后低声对温知道:“怎么回事?怎么还没完?卯卯不会真……”

温知低头看书,不太在意:“他不可能会差,应该是太好了,好到让几位先生刮目相看,相见恨晚,几位先生就忍不住多留了他一会儿。”